对这两个不是亲生的孩子,邵云安这个才16岁的少年,做的比大多数的亲爹娘都要好百倍!
想到邵云安愿意帮助他们这两个素昧平生的乞丐,那他对这两个孩子如此疼爱,或许就说得过去了。
郭子榆并不清楚村子里的人是怎么评价邵云安的,他也没有见过邵云安对外的“彪悍”。
邵云安就是他们兄弟二人的大恩人,是他一辈子都要报恩的恩人!
回到家,邵云安让王石井烧水。两个孩子洗澡,换新衣裳,戴新首饰。
王石井在厨房烧水,屋里,郭子榆喊来弟弟,把他见县令大人的事说了,还拿出来县令大人当场就给他和郭子牧办好的路引。
看到路引,郭子牧直吸鼻子,郭子榆也是明显的激动。蒋康宁会先派人去府城给师兄送信说明此事,现在就是等消息。
郭子榆再次说:“云安,你是我兄弟二人的恩人!”
邵云安让郭子榆和郭子牧不用这么客气,等户籍真正转过来,届时好好感谢县令大哥就是。
郭子榆是秀才,邵云安总觉得让人家在自己家做事,太大材小用了。
他再次问:“大郭哥,你真的不打算继续考了吗?明年是不是正好可以考试了?
你的腿不是大问题吧,把右脚的鞋底做高点就不大看得出来了。”
郭子榆摇了摇头,说:“七年未碰笔墨书本,我这点学识,教教青哥儿还成,再去苦读,却是有心无力了。
我以前确是有入朝为官的雄心,现在只想做一个寻常的农家子。云安你如此之能人,不也选择安居于此么。”
邵云安想想,也不必劝了,他也能理解郭子榆和郭子牧的选择。
皇上再整顿吏治,官场也是黑暗的,更何况郭子牧还长了这么一张妖孽的脸。
他道:“那行,咱们就等我大哥那边的消息。里正大叔那边,我一会儿让井哥过去说一声。
外人问起来,你们就说是我给青哥儿请回来的夫子。里正大叔那边不会多说。”
郭子榆和郭子牧两兄弟是连连点头,一切都听邵云安的。对两兄弟来说,或许这就是苦尽甘来吧。殊不知,两人的“甘来”还在后面。
以前,郭子牧只要外出,必定会引来众多的注意和垂涎的目光。但在王石井和邵云安这里,两人看他就如看普通人。
两个孩子虽然有时候会看呆,但那是孩子,而且他们也不会往外说。经历了七年的颠沛流离,郭子牧珍惜在这里的平静与寻常。
至于以后自立门户,郭子榆和郭子牧都没有这个打算。两人感恩邵云安把他们拉出泥沼,只要邵云安不赶他们走,他们就在这里做一辈子工!
※
到了拜师的那天,一家四口穿得整整齐齐坐着骡车去了岑老府上,蒋康宁也来了。
妮子拜的是女夫子,对寻常人家来说那绝对是奇闻异事,谁家的女娃会这么正式地去拜师。
拜师要送什么拜师礼,邵云安特别询问了蒋康宁这位“土着状元”。这不管是拜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要送“六礼束修”。
六礼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肉条(或腊肉)。
王石井去找的水芹菜,肉条邵云安也是咨询了蒋康宁的意思后,换成了他和妮子一起做的山楂糕。
除了这必须得六礼,邵云安还加了一套琥珀的首饰,包含项链、手链、耳坠、挂件,和一条从王石井的战利品里挑出来的珍珠链子。
这套琥珀首饰是以前邵云安去藏区的时候淘来的,很有些年代感。
不过现在邵云安手里不缺“古董”,这套首饰拿出来又应景,又符合岑夫人的身份。
他喜欢翡翠,空间里最多的就是翡翠饰品和原石,但现在不好拿出来,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吧。
富贵人家的女子,无论年龄,都喜欢珍珠。再加一条显富贵的珍珠项链,也很应景。
岑老没想到邵云安准备的拜师礼这么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