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斗志、如此昂扬的笑颜了。
恍惚了一瞬,永明帝一把抱住君后,说:“齐攸,朕说过,迟早有一日,朕会让你与朕一起俯瞰大燕的盛世江山,朕永远都记着!”
君后回抱永明帝:“臣知道,皇上您不会忘。”
永明帝在君后的额角,落下深情的一吻,久久才退开。
其实,永明帝的帝王之路完全可以不用像现在这样艰难。只要他迎娶世家大族的女儿或儿子为妃、为君,平衡各方的势力,得到那些世家的支持便会轻松许多。
可是永明帝不愿意,并且打心底里抵触,甚至是愤恨。
永明帝的母亲是先帝的第一位皇后,因曾救过先皇的命被封为了皇后,但其母并不是出自于世家大族。
永明帝是嫡子,那时候先帝还沉浸在对其母的感激与喜欢中,封他为太子。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恋爱中的男人头脑发热,做出了这个决定。
但随着永明帝母亲的失宠,随着宫中的美人越来越多,先帝也开始冷落自己亲封的太子。
先帝宠爱的妃子,不乏娘家势大的,或许这也是先帝的某种平衡之道?但无论先帝的真实打算是什么,没有强硬背景的皇后结果只有一个,不是被废打入冷宫就是身死消亡。
永明帝的母亲为了保护他,明知有人要毒害她,她还是服下了慢性毒药。直到毒发身亡之前她才告诉永明帝,并要隐忍,不要为自己报仇,要用尽一切的手段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堂堂的皇后被毒死,且死状凄惨,此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太子太师的翁老第一个站出来发声,随后那时候还是大将军的代老将军也了站出来。
先帝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与太师、大将军等忠臣的不满,处死了当时正得宠的两个妃子,却并没有处置她们背后的娘家。
不过可能也因此,先皇或出于愧疚,或出于心虚,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之后,直到永明帝登基,他一直深受那些世族大家的迫害。因为他一日不死,其他的皇子就一日不能成为太子,因为皇上已经言明不会废太子。
永明帝的身边危机重重,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就随之成了处境最危险的人。代齐攸数次遇险、被人下毒都是因为他是永明帝的心腹,因为他是永明帝喜欢的人。
要不是代齐攸武功高强,身后又有大将军府,他早就不在人世了。即便代齐攸现在成了君后,永明帝也无法高枕无忧,依然有许多人暗中伺机而动要置代齐攸于死地。
因为代齐攸不死,别人就不能成为君后或皇后,就没有机会生下皇子,就没有机会为家族拥有一位太子。
永明帝对世家大族的痛恨到了他宁愿江山不稳,宁愿自己的皇位艰难,也不愿向那些人低头。他甚至打算有朝一日把那些碍眼的世家统统铲除!
这件事很难,很难,永明帝甚至做好了他这一生完不成,就由他的子孙后代来完成的准备。这条路很难走,但永明帝知道有一个人会一直陪着他、支持他,无怨无悔。
代齐攸在永明帝的怀里抬起头,问:“皇上要不要看看另一份奏章上写了什么?”
“君后与朕一起。”
※
“好!”
“好极!”
“大好!”
书房内,不时地传出翁老帝师激动的叫好声。就见翁老的脸庞涨红,眼睛圆瞪,胡子起起伏伏,那是剧烈呼吸造成的。书房内还坐着一个人,是从宫里出来后就直接过来的蒋康辰。
蒋康辰临走时,岑老给了他一个匣子并一封信,让他回京后马上就交给老帝师。匣子里装着的是岑老抄录的一些文章和几本书,翁老的激动也是因此而来。
诗词歌赋,可令人从中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但好的文章,特别是有着政治远见及抱负的文章,那就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佳作了。
邵云安后来拿给岑老的书就是一些“杂书”了。有古代科技类的,建筑类的,医学类的,甚至还有状元文章大全这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