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跪下,叩首。
“皇上天命所归,得奇人相助,我大燕必兴!”
永明帝急忙扶起君后,抱住他,声音沙哑:
“朕从来不求什么天命所归,朕只求朕的君后能康健起来,不再腹痛。朕更希望那奇人能治好朕的君后。”
君后努力咽下悲伤,露出一抹笑容:“臣,会一直陪着皇上的。”
不想气氛过于难受,更不想君后因此更影响了身体,永明帝扶君后坐下后就与他说起了这翡翠石。
邵云安让岑老献上这翡翠石环佩,却也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就是希望皇上与君后能经常戴出去给外人瞧见。
永明帝还打趣,这邵云安也是个胆大的,居然还敢把主意打到他和君后的身上。
换一个帝王,怕不是会砍了他的脑袋。
君后却是为皇上高兴,说:“这恰恰证实了皇上乃明君,乃仁君。
翡翠石稀少,那人却敢对皇上提如此要求,显然是不担心皇上会要他交出自己手中所有的翡翠石。
他在茶叶和酒上也没有避着皇上什么,甚至把送异僧那里得到的宝贵书册都送予了皇上。
若不是认定了皇上是明君,是仁君,他又哪里敢如此‘放肆’。他只会藏着掖着不露头。”
被君后如此夸赞,比君后年长的永明帝反倒不好意思了。
他搂住君后笑道:“他是不是认定朕是明君、仁君不重要,朕的君后认定,那朕就是明君、仁君。”
邵云安如此忠心耿耿,作为上位者自然不能寒了忠“臣”的心,君后就想着赏赐些什么给邵云安。
邵云安在永修县开了什么铺子君后是知道的。
那布料、皮子这些的肯定要多赏赐一些,还有熬胶的鹿皮、驴皮,做点心需要用到的蜂蜜、麦芽糖。
邵云安喜欢茶树,为此还花钱买了一座山头,那就私下里再多赏赐他两个山头,此事就交给蒋康宁去办。
永明帝自然不反对,他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给王石井一个伯爷身份,以此来压制本家的那几位刁民。
君后却不赞成。
君后的理由是:“他二人如今已是岑月白的义子,又是蒋康宁的义弟,在永修县无人敢欺。
家人作恶,血脉亲人,他二人陡然有了显贵的身份怕是更会徒惹麻烦。
皇上您给那王石井伯爷位,对外要如何说?
别人不知邵云安的奇处,更不清楚您是为了以此抬邵云安的身份,势必会有人去追求这其中的缘由,于他一家不见得是好事。
臣记得王石井的本家有一个弟弟是读书人。
皇上不如还是让岑月白给他‘保举信’,但却是永不上榜。”
永明帝:“这倒是可以。”
君后道:“岑月白是那两人的义父,那家人又惯会闹。
于刁民而言,契书永比不上血脉关联。先稳住他们,让邵云安安心酿酒、制茶。
待他一家日后进了京,找个名目把那家人落罪,也算是免了他二人的后顾之忧。”
永明帝点点头:“就按君后说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