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像代老将军和翁老都算得上是长寿之人了。
代老将军本名代垚(读:姚),出身贫苦,十二岁就被征发前往边关作战。可以说,代家的荣耀全是代老将军一人靠着自己的血肉拼杀出来的。
代老将军天生神力,不畏生死,作战勇猛,又有心计。先帝还是太子时,代老将军就已被当时的皇帝封为了骠骑将军。
到先帝时期,老将军数次领兵击败敌国入侵,被加封至大将军。先帝晚年,大将军府在激流中挺了下来。新皇登基,代家的男儿继续领兵作战,把敌人赶出边关,守住了燕国的江山。
两辆马车几乎一前一后停在了内宫的宫门口。翁老和代老将军拥有可乘马车进入皇宫的特权。
翁老先下了马车,白须白发的代老将军随后下车,两位老人家一见面,先是相视而笑。
翁老上前搀扶住拄着龙头手杖的代老将军,笑问:“老哥哥也是被皇上宣召?”
因受伤而残了一条腿的代老将军笑呵呵地说:“是啊。怎么,老弟也被皇上宣召?也不知是何要事,皇上还让老臣在宫里住上几日。”
“老弟也是。”
翁老扶着代老将军,一步步慢慢往内宫走。接他们的公公说了,皇上在东临殿召见。
代老将军拄着手杖,一瘸一拐地慢慢走。代老将军本就比翁老帝师大了好几岁,看上去也比老帝师苍老了许多,脸庞也极为的削瘦。
代老将军年轻时常年在边关御敌,先不说吃住的怎么样,劳心劳力不说,明伤暗伤对他的身体就是一种摧残。
代老将军的右腿就是受伤后没能得到及时的医治,再加上军医的医术也比不上御医,腿是是保住了,却也几乎废了。老将军不愿意示弱,哪怕走路会疼,他也不要坐轮车。
代老将军曾经就是拖着这样的一条残腿依然镇守在边关,后来代家出事,他又是拖着这样一条残腿保住了全家老小,辅佐永明帝顺利登基。
自永明帝登基后,代老将军就很少露面了,他的身体也无法再支撑他再劳心劳力。代老将军也明白,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但在君后没有为皇上诞下子嗣前,他还是想能多支撑几年。
如今的代家,有长子代明军继承大将军的封号;有次子代明荣这位仅次于大将军的骠骑将军;有入刑部为侍郎的三子代明戈。
代老将军还有一个女儿,名唤代莹茹,嫁给了代明军的副将、也是将门之后的江烨。
可以说,代家是燕国目前最显赫的家族了。不过代家上下始终秉持低调做人的家规。代老将军草根出身,治下极严格,对家人的管束也同样如此。
特别是十几年前代家出过那一次大事之后,代家的行事就更为低调谨慎了。
代家显赫,但代老将军却是代家的主心骨。代家又是君后的支撑。一旦代老将军身故,影响到不仅是代家和君后,甚至还会间接影响到皇上。
而翁老作为三朝帝师,他的影响也同样如此。永明帝与君后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两人得了什么好东西都是往将军府和老帝师府送,只盼着老将军与老帝师能多支撑几年。
至少撑到永明帝的帝位更稳固些,届时哪怕君后仍无子,永明帝也能应付得了来自朝堂上的压力。
两位老爷子走了没几步,迎面就来了一队人,扛着两顶软轿。一看到软轿,代老将军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为首的卓金快速上前几步行礼,陪着笑脸说:“老将军、老帝师,天寒,皇上和千岁怕您二老受冻,命小的来接您二老。”
翁老帝师心知代老不喜欢别人把他当残废,尤其排斥在宫里还要坐软轿,便先道:
“今日还真是冷,春寒料峭,果然是料峭春寒啊。老哥哥,皇上召你我有要事相商,咱们也别耽误,先上轿吧。”
代老将军哼了哼,不甘不愿地上了轿,还挥开了小太监意图搀扶他的手。卓金在心里无奈地摇摇头,待两位老爷子坐好后,他下令起轿。
翁老为了转移代老的不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