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里可还有?”
安公公赶紧摇头:“没,没了。他信上说了,只有这4坛子,都给送来了。这酒要拿稷米(高粱)酿造,工艺又极为复杂。
他也是搬家后尝试酿造了这些,这是刚出窖勾兑好的,他们自己也只尝过一回。
我朝严令禁止用粮食酿造酒水,他们不敢多酿。这原本也是邵云安心血来潮,想着用不同的法子看能否酿造出不同的酒水,没想到会出这样的味道。”
这些话是邵云安交代安逸私下里跟安公公说明白的。这白酒的酿造方式不同于红酒。红酒酿造完毕,待发酵时间过了就可以直接喝了。
白酒不同,白酒不同的香型发酵的方式、时间都各不相同。而且酿造好的白酒不能直接喝,还要勾兑。如果京城的某些人让他改酿白酒去,他得哭死。邵云安对酿白酒一点兴趣都没有。
永明帝不干,他是皇上,是不能公然违反律法,可相比羊奶子酒,他爱上了白酒这味道!这么好的酒,凭什么要白给别国的人,还是商人!他不!
最了解永明帝的君后一看永明帝的脸色,就知道他这是真气上了。
君后继续想办法:“用稷米来酿酒确实律法不允,但若只是几坛子自己来喝,却是不错。
对了,皇上,您还记得臣跟您提过,安泽他们想要做一家拍卖行,卖些稀罕之物。
这‘白酒’是邵云安自酿自饮,数量自不会太多,拿来拍卖最为合适。又因数量不多,又是用自家的余量所酿,也不算违反律法,皇上以为如何?”
永明帝真想狠狠亲自己的君后一口,他连连点头:“君后所言极是!”
君后又道:“用如此稀罕的美酒来留住大山部落和鲜鹿国的商人也确实有些浪费。皇上您看这样可好?
大山部落与鲜鹿国的商人是势必不能叫他人抢走的。皇上不若在宫中设宴,寻个名目招他们进宫。
一来提醒他们该与谁做买卖;二来,赏他们饮一盏白酒,叫他们知道真正的好茶、好酒是在谁的手里。莫叫些不入流之人骗了去。
商人皆精明,一定会明白皇上您的意思,他们也一定不愿与皇上您为敌。这样皇上您既不必浪费掉这几坛白酒,又可留下那些商人,还可让恒远侯老实些,一举数得。”
“好,好!君后所言就是朕之所想!”
永明帝不避讳地搂住君后的腰,心情大好。安公公笑了,能给皇上留下这4坛好酒,他也是万分的高兴,果然还是千岁最厉害!
“皇上,这几样泡菜您要不要也尝尝,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奴婢好去信给邵云安。”
“好!”
永明帝是当真心情大好。这邵云安还真是他的福将!他倒要看看,魏春林那老匹夫怎么跟他抢(钱)!
※
先皇康盛帝继位时,燕国的国力当时已有所下降,但相比周遭的国家来说仍算是大国。
结果康盛帝越老越糊涂,刚愎自用不说,还沉溺酒色,亲小人远贤臣,把个不算太糟的国家弄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原本就对燕国一直虎视眈眈的胡哈尔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老糊涂的康盛帝听信宠妃的耳旁风,加之他自己越怕死就越忌惮太子,把还是太子的永明帝派去了边关,丝毫不担心国之储君会出什么意外。
永明帝离开京城,他的那些兄弟们一边派人暗杀他,一边趁他不在京城四处作乱,要让他永远也回不来京城。
外敌入侵,储位之争,皇上昏庸,当时很多人都以为燕国的气数将尽。整个国家乱成一团糟不说,胡哈尔国的进攻也是来势汹汹。
也是从那时候起,大山部落与鲜鹿国的商人就很少来燕国做生意了。
抛开在前往边关的途中遇到的数次暗杀,和他在边关期间的困苦,远离京城的永明帝反而比他在东宫安全许多。
后来康盛帝在与妃子胡搞了一夜之后一病不起。皇后之子林王慕容显假传圣旨,废太子,改立自己为储君。当时,京城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