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就绷紧了。
邵云安两肘支在膝盖上,说:
“我虽然跟你们爹结婚,嗯,成亲了,但我也是个男人,不会跟那些后妈一样虐待你们。
你们不用这么怕我。你们就当以后多了个爸,嗯,爹吧。
若我以后跟你们爹离婚,嗯,和离了,你爹再娶一个,你们再害怕也不迟。”
两个孩子抬头,惊讶地看向邵云安。
邵云安接着说:“我叫邵云安,今年,十六岁。”
蛋疼的十六岁,
“你们叫什么,多大了?”
女孩儿紧张地挨着哥哥,咬着嘴。
男孩子胆子毕竟大一点,搂着妹妹说:
“我叫,王青,六岁了。妹妹叫王妮,四岁。”
一个六岁,一个四岁,看着比实际年龄瘦小很多。
不过古代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营养不良都正常吧?
而且就王家人那副德性,也不会好好养这两个孩子。
邵云安随口又问:“有上学吗?”
上学?两个孩子有点茫然。
邵云安无力地问:“有去读课吗?”
哥哥王青低下头,摇摇。王妮也不回应。
邵云安摸下巴,他记得那胖女人好像说她儿子在读课吧。
这里家中有条件的孩子,一般是在8到14岁才会去私塾正式读书。
在这之前,会先找人给孩子启蒙,教孩子认认字什么的。
有钱人家是请“私人家教”到家里来。
普通人家就找周围读过书的人,掏一点钱或送些东西作为师资。
不算是正式读书,也不用天天去,几天去一次就行,相当于早教班那样的。
不过能这样做的人家是极少数,就算早教的学费很低,那也是钱。
哪怕只是送些粮食,也相当于是送钱。对农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由此也可见王老太家很有些家底啊!
这时候还不大清楚王老太家情况的邵云安都不由好奇,王老太家哪来的这些家底。
书上、电视上演的,古代的农民日子不是很难过吗?
不然哪来的那么多“起义”啊,“造反”啊,“打家劫舍”啊!
不过这个世界明显是架空世界,人种和构造都不一样,那有些不符合历史认知的情况也正常。
至于哪里不一样,稍后再说。
反正是蛋疼的不一样!
邵云安往厨房的方向看了眼,王石井还在里头,看来一时半会儿还洗不上澡。
邵云安回过头继续问情况。
“我听那个胖女人说她家的儿子有去读课的吧?”
两个孩子明显听出了“胖女人”是谁。
王妮握紧哥哥的手,王青用力咬了咬嘴,声音很低很低地说:
“奶奶说我,笨,读书,浪费银子,堂弟,聪明。”
“那你堂弟是跟着谁读课的?”
“是跟着舅爷。”
王妮补充了一句:“小叔以前就是跟着舅爷读课的。”
邵云安问:“那舅爷是你奶奶的哥哥还是弟弟?”
“是弟弟。”
“在哪?”
“在大山村。”
脑子里原主留下的印象,大山村离秀水村好像还是有点距离的。
这王老太家还出过读书人?太不科学了!
邵云安抬手揉了揉王青脏兮兮的脑袋:
“你想读书吗?”
明年就七岁了,提前一年去私塾应该没问题,吧?
王青猛地抬起头,眼里是渴望,可那抹渴望转瞬就消失了。
“读书,很花,银子。”
王青又低下了头。
“抬起头来。跟人说话要看着对方才礼貌。”
王青的身体抖了下,抬起头。
邵云安又问王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