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原因有很多,不单单是怕大家都去经商了,没人种地。
这涉及到皇权集中、封建社会体制,文化思想习惯等很多方面。
但不能否认的是,无论哪个朝代,商人都是最会挣钱,也是最有钱的。
朝廷可以不鼓励商业,但也不能太限制商业。商业起来了,就可以带动农业、手工业、制造业、教育等各行各业。
朝廷应该把税收的重点放在盈利高的群体身上。朝廷手里的盐、铁等,也是缴税大头。
这样,朝廷的税收有保证,农户的压力也能减轻。农户的压力减轻了,日子好过了,那于朝廷来说就是安稳。
朝廷拿收来的税款改善民生,加强军备,这样不就国泰民安?
看看永修县内,还有那么多的流民,虽说荒山荒地一年不收税,可一年后就要交税。
一旦碰上风不调、雨不顺,税还要照常交。结果就是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于整个国家而言,民众的基础还是农民,是靠田吃饭的百姓。
蒋康宁舔舔嘴:“确实有些道理。但又要如何发展,商业?还有,这大家都去做买卖,那谁来种田?没有粮是绝对不行的。”
邵云安反问:“那历史上的盛世,百姓们只会手里的田更多,没见大家都不种田去做买卖了。
每一个盛世,都是商业兴盛,百姓手里有钱有粮。而衰败的时候,都是土地被大肆兼并,百姓手里没有自己的田,最终走向没落。”
蒋康宁心惊,面前这人哪里像是一个出自邵家村的普通农人!
邵云安怎么会不知他这样的言论一定会引起蒋康宁的怀疑,他摊手:“大哥您别这么看着我。
这些道理也是别人讲给我的,是谁您先别问。不然我怎么会有这制茶的手艺。”
邵云安不会让自己的马甲掉了的,蒋康宁一听,稍显严肃地点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