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我要出家。”
阿霜跪倒在贾母跟前,“我怎么都忘不了他。”
岱玉死得太猝不及防,大喜大悲之下,阿霜产生了错觉,觉得这个世界是假的。
贾母叹了口气,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道,“古时的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出家四次,四次都被赎回。”
“咱们旁边宁府的宁国君贾敬痴迷寻仙问道,中了进士后便搬入道观潜心修仙,可是你看,她何曾跟宁府断过联系。”
“道观寺庙也有自己所图谋的东西,怎么会白白供养一个人的衣食住行?”
“只要不是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仙人,就离不开这尘世,一样要经历生老病死,纵使去了深山,也仍在人间。”
“霜儿,你以为出了家就能了断红尘是非?”
阿霜摇了摇头。
这些道理她本是懂的,那些地方并非方外清净之地,不说别的地方,就说清虚观,要在那里出家需要先得到朝廷发的度牒。
那里的道士,即使是张观主,也不是一味地待在山中,而是殷勤地在各户贵族人家之间往来走动。
贾母见她听进去了,接着劝道,“我的夫郎死时,我也和你一样伤心。”
“可是水在流,人在走,时间在流转,世界从不会因为少了一个他就怎么样。”
“只有他不在了而已。”
“即使你躲去深山,那些困扰你的记忆仍在,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岱玉能在死前嫁给你,他的一生是圆满的,你又何必白白伤心,让他在泉下不得安宁。”
阿霜也想起来岱玉是笑着走的,心中不由多了些慰藉。
“多谢祖母,是我想岔了。”
那些闷闷不乐一扫而空,再想起岱玉来也没那么难受了,阿霜暂时绝了出家的想法。
只要仍是凡人,待在这里和待在那里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
岱玉生前最喜欢花,阿霜便把他葬在一片无垠的花海之中。
泼下最后一捧黄土时,她叹了一口气,而后道,“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她仍记得幼时和岱玉一起住在贾母房里的茜纱橱里,两人耳鬓厮磨,天长日久地厮混,待长大一些,她们虽不能再像从前那般亲密,但心却拢在一处,她眼里心里也只有他。
无奈佳人已逝……
一时众人皆在一旁垂泪,薛宝钗则脸色微变,有些惊疑。
若她知道,是自己害了岱玉,她会怎么对他呢?
他不后悔。
林岱玉已经死了,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拦他嫁给她了。
只要成了亲,纵使是死,他也要和她绑在一起。
一见小姐误终身,一见了她,他的终身便落在了她的身上,他是一定要嫁给她的。
……
岱玉下葬后,薛宝钗也借故搬出了大观园,回到了梨香院。
荣禧堂是正厅正堂,是彰显家族荣耀的所在,阿霜母亲的书房就在荣禧堂南边的大厅里,王氏则住在荣禧堂的东廊里。
而要想从荣禧堂走到梨香院,需要穿过西角门和东角门,再往北走一段。
怕阿霜伤心,王氏常携着薛宝钗到荣禧堂陪阿霜说说话,宽慰于她。
阿霜心中第一喜欢的是林弟弟,第二喜欢的便是薛哥哥,她对薛哥哥也有些女男之情,因此她在这个时候见了他,总有些不自然。
不过薛宝钗之前虽然说过想嫁给她,但来看她的时候,没有僭越半分,从来都规规矩矩,跟着王氏来,跟着王氏走。
阿霜慢慢地松懈了下来,只当薛哥哥是关心自己,没有那种心思。
慢慢的,王氏待在荣禧堂的时间越来越少,后来更是不怎么来了,只有薛宝钗一个人来。
薛宝钗日日来此,两人相伴,慢慢地也生出一些从前没有的温情。
有时薛宝钗来到荣禧堂,见阿霜正在写字,便十分自然地走到一边为她磨墨。
谁见了,不说真是一对恩爱妻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