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根据太子和影卫“影”的调查)后,帝国高层经过激烈的辩论,达成了一个艰难的共识:暂时放弃以武力夺回波江星域的计划,避免与陆离势力进一步冲突,以免被可能残存的恶魔势力或其他虎视眈眈的对手(如联邦、虫族)渔利。
但是,帝国的尊严必须维护,姿态必须做足。
“即便波江星域是因恶魔而失,但陆离占据帝国疆土亦是事实!”帝皇在御前会议上定下基调,“他可借此机会‘光复’星域,驱除恶魔,朕甚至可以给他一个‘边疆守护使’的虚名。但条件必须是,他需公开承认帝国宗主权,并协同帝国,清剿波江星域及可能蔓延的所有恶魔残余!”
这既是试探,也是挽回颜面的手段。如果陆离接受,帝国虽失实地,却保住了名义上的权威,并能将陆离推到对抗恶魔的第一线。如果陆离拒绝,那么帝国便可占据道德制高点,将其彻底定性为“趁火打劫、居心叵测”的叛徒。
于是,一位帝国资深外交官作为特使,被派往已被陆离实质控制的波江星域(临时首府设在新维加斯轨道空间站),而陆离也派出了以沉稳著称的张宪作为回应。
谈判在空间站的会议室内进行,气氛冷淡而紧张。
帝国特使首先慷慨陈词,阐述了帝国的“宽宏大量”与“底线要求”,强调恶魔是双方共同的威胁,要求陆离“迷途知返”,“协同王师,共御外侮”,并接受帝国的册封与领导。
张宪静静地听完,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平静地回应:“特使阁下,我方指挥官陆离大人,独立抗击帝国不公压迫在先,揭露并粉碎恶魔阴谋、拯救帝国太子在后,于情于理,均不欠帝国分毫。波江星域,乃是我方将士血战、从恶魔及其傀儡手中夺取,而非从帝国手中‘夺取’。何来‘归还’与‘接受册封’一说?”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至于协同清剿恶魔,守护此方星域安宁,本就是我方应尽之责,无需帝国指派。倒是帝国,治理星域,竟让恶魔渗透至如此地步,致使生灵涂炭,太子遇险,是否更应反思自身?”
帝国特使被这番软中带硬、反将一军的话语气得脸色发青:“张宪!尔等这是要公然分裂帝国疆土!与整个帝国为敌吗?”
张宪淡然一笑:“是否为敌,非由我方决定。若帝国愿承认现状,彼此相安无事,自然最好。若帝国执意视我为敌……”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谈判不欢而散。帝国的条件被陆离方面断然拒绝。
消息传回帝国首都,帝皇虽然早有预料,但仍不免震怒于陆离的“狂妄”。但在太子陈述的真相和恶魔的潜在威胁下,他最终还是保持了克制。
不久,帝国官方发布宣告,措辞严厉地谴责了“叛军首领陆离”趁帝国平定内乱(指恶魔)之机,“非法侵占”帝国波江星域的行为,重申帝国对波江星域的“无可争议的主权”,并宣布“现实穿孔器”撤离边境,但同时宣称“帝国保留一切采取必要措施恢复领土完整的权利”。宣告中,绝口不提恶魔细节,只将陆离定性为“入侵者”和“帝国之敌”。
几乎同时,陆离方面也以波江星域临时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发布公告,宣布波江星域“已从帝国腐朽统治及恶魔侵蚀中获得解放”,即日起由陆离指挥官及其领导下的联军实行“临时军事管制”,直至星域秩序恢复,人民安居。公告感谢了联军将士的牺牲,并警告“任何外部势力不得干涉星域内政”。
两份宣告,立场截然相反,各自划定了底线。
帝国保住了面子上的主权宣称,但实质上默认了陆离对波江星域的掌控。而陆离,则在一片纷乱的星海中,真正获得了一块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根基之地。
此战之后,陆离势力不再仅仅是割据一方的军阀。拥有古寒星域、马肯星域以及新得的、更为富饶广阔的波江星域,他已然成为了一个拥有雄厚实力、能够正面击败帝国主力、甚至挫败恶魔阴谋的、举足轻重的强大势力。星海的格局,因波江星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