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风等人聊着的当口。
唐元元和一众士卒,早已加入了帮忙收割稻谷的行列。
众人分工明确,一部分人收割稻谷,一部分人用扮桶脱粒。
等扮桶中的混杂着茎叶的稻谷快要装满的时候。
便有人用箩筐将其挑至官庄的晒谷场中。
唐风等一众官员此时跟着到了晒谷场。
众人手中拿着竹耙将谷粒摊平在晒谷场上的同时,又将谷粒中的稻谷茎叶筛选出来。
反复多次之后,晒谷场中便剩下饱满的谷粒。
看着晒谷场上晾晒的一片金黄色的谷粒。
南宫岳单手拄着竹耙,一手轻轻捶着自己的后腰。
“南宫大人,这人还是得服老啊。”
“哈哈哈......”
欧阳正恒看着南宫岳的样子,不由得打趣道。
“你小子,真不会说话,老夫哪里老了?”
“告诉你小子,老夫每日练剑,不信的话要不要试试?”
唐风听他这么一说,这才想起来,当初去请南宫越出山的时候,就见过他的那柄剑。
而自己也是用一把合金剑,成功将其请回了宝通城。
对于这些真正的治国能人,君子六艺可都是基本功。
欧阳正恒连连摆手,“信信信......”
他可不敢和南宫岳交手,就算他每日练剑。
可这人啊,还真得服老。
不过这话他可不会说出来。
赵大山精心耕种的这块稻田,足足用了半天多的时间才将其收割完。
所有从田里回到晒谷场,看着晒谷场中一片粒大饱满,一片金黄的稻谷时。
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红润。
赵磊咽了一口唾沫,轻声看向自己的老爹,“爹,你说这里到底有多少斤稻谷?”
赵大山扫视了一遍晒谷场,“估摸着恐怕能够上千斤。”
“这么多!”赵磊忍不住惊呼一声。
虽然这是一千斤湿的稻谷,就算是晒干了之后,那最多不过缩水三成的样子。
其余农夫闻言,也都眼巴巴地看向赵大山。
他们也想知道这些稻谷到底有多少产出。
对赵大山精心培育的这种稻谷如今都充满了期待。
赵大山看懂了这些人的想法,他快步走到唐风的身侧,忐忑地开口道,
“主公,这种水稻已经全部收割完毕,要不是先称一下这里到底有多少重量。”
唐风笑着点头,“就等着你这句话了。”
“本王与诸位大人,都等着你的最后结果。”
“那就赶紧称量,本王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你今年的忙活的成果了。”
赵大山很是激动,他知道平天王对这种稻谷的重视。
否则的话,去年王爷又怎么会亲自与自己去小石坡。
“是,王爷,草民这就安排。”
有了唐风的示意,赵大山赶忙指挥着自己的儿子和官庄的一众农夫忙活起来。
部分人开始收拢稻谷,再次筛选一些细小的茎叶。
一部分人则去拿杆秤和称重用的箩筐。
唐风等人也跟着帮忙一起收拢稻谷。
这让一众农夫十分震惊与激动。
唐风心中明白,虽然亩产算的都是晒干后的粮食。
不过这对于常年种地的农夫来说,大致的缩水比例还是心中有数的。
关佩玉这时开口解释道,“主公,一般情况下,湿稻谷缩水差不多是三成的样子。”
吴勉笑着看向其余几人,“诸位,要不要猜一猜,这里到底有多少斤稻谷?”
杜国清眼前一亮,“老吴,你指干重还是湿重?”
“自然是湿重。”
南宫岳看向唐风,“主公,您觉得这里有多少斤湿稻谷?”
其余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唐风。
唐风也来了兴致,“既然老吴提出来,那本王也不扫兴。”
“猜得最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