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23 归程漫记

第123 归程漫记(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三个儿子无人送终,重生只疼闺女 年代1959带全家做城里人 我的手机里有块仙田 源力过载 观尽风月 修仙:每一次模拟都朝着雌堕前进 假冒和亲公主,我又争又抢冠宠六宫! 主母重生选绝嗣,清冷侯爷一胎又一胎 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御兽世界:从蔓珠沙华开始

备上初中的女儿。\"山里的冬天冷得很,去年闺女的棉袄袖口都磨破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穿着褪色的棉袄,对着镜头笑得灿烂,两颗虎牙格外醒目。

夕阳西下时,列车缓缓驶入秦岭山脉。九月趴在车窗上,看金色的余晖将连绵的峰峦染成琥珀色,蜿蜒的铁轨在山间盘旋,像一条发光的银蛇。对面座位的老太太突然开口:\"丫头,这山看着眼熟吧?\"

不等九月回答,老太太就絮絮叨叨说起自己的故事。儿子在长安买了房,非要接她去享福,可她总惦记着老家的窑洞。\"现在的火车倒是快,嗖一下就跑几百里,哪像我们年轻时,坐着驴车走亲戚,一路上还能唠唠嗑。\"说着,她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摩挲着褪色的蓝布包袱,里面露出半截红绳——那是给小孙子编的平安结。

夜色渐浓,车厢里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只剩下铁轨撞击的\"哐当\"声,规律地响着,像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摇篮曲。九月裹紧外套,看着窗外零星的灯火掠过。斜对面的农民工蜷缩在座位底下,用编织袋铺成一张简易床铺,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他粗糙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照得他嘴角的伤疤泛着微光。

这一幕让九月想起去年刚入学时的情景。那时的她青涩又好奇,在火车上主动和陌生人攀谈,听了许多新奇的故事。有人给她展示自己雕刻的核桃,有人教她辨认窗外的农作物,还有位老教师和她聊了一路的诗词歌赋。现在想来,那些萍水相逢的温暖,都成了她记忆里最珍贵的片段。

当长安火车站的霓虹灯刺破晨雾时,九月已经在硬座上辗转了36个小时。双腿肿胀得像灌了铅,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她拖着沉重的步伐跟着人流涌出站台,在站前广场的石凳上坐下。煎饼摊飘来的香气勾得人发饿,她摸出大姨给的糯米团子,就着矿泉水慢慢吞咽。冷掉的团子有些发硬,但咬下去时,桂花的甜香依然在舌尖散开,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花镇的小院。

候车室的电子钟显示上午九点,距离下一班列车发车还有十个小时。九月靠在石凳上,看着广场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突然觉得,这三千公里的旅程,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不同的故事。而她,既是这些故事的见证者,也是自己故事的书写人。

(四)

长安火车站旁的面馆蒸腾着白雾,九月推门而入时,正撞见老板扬起手臂,将滚油泼向碗中堆得小山似的面条。刺啦一声爆响,辣子的香气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她身上三十六个小时的疲惫。灶台边摞着成排的粗瓷碗,碗沿沾着红油,像给每只碗都描了道烈焰般的边。

\"姑娘,大碗还是小碗?\"老板的吆喝震得门框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九月选了靠窗的木桌坐下,桌面被岁月磨得发亮,还留着深浅不一的烫痕。她解开领口的纽扣,露出被汗水浸得发白的衬衫,才发现脖颈处不知何时蹭上了行李箱的麻绳碎屑。

油泼面端来时,面条根根泛着琥珀色的光,蒜末与葱花在红油里若隐若现。九月抄起筷子狠狠一拌,滚烫的面条裹着辣子滑入喉咙,辣意从舌尖一路烧到胃里,鼻尖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总说吃辣能驱寒,此刻这碗火辣辣的面,倒像是长安给游子的第一个拥抱。

对面桌的中学生始终低着头,蓝白相间的校服袖口磨得起球。少年膝头摊开一本《读者》,书页间夹着的淡粉色火车票格外醒目——终点站北京,发车时间是今晚十点。九月瞥见他书签上用钢笔写的\"清华加油\",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少年时不时抬头望向窗外的钟楼,眼神里既期待又忐忑,这让她想起去年此时的自己,攥着录取通知书在月台徘徊,对未知的远方既向往又惶恐。

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九月吃完最后一根面条,用纸巾擦了擦额头的汗。她走到面馆柜台寄存行李,瞥见老板正在给保温桶里的面汤续煤球,火苗舔舐着漆黑的桶壁,映得他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忽明忽暗。\"丫头要去逛逛?喷泉广场凉快,往南走三个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照夜棠 开局流放,医妃搬空国库去逃荒 新加坡的日子 徐文东林伊人黄蕊蕊 流放,黑莲花女主别来沾边 我在霸总文里满嘴跑火车 肖雪燕吴云 我见雪山多犹怜 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 小女二嫁,王爷又来坏人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