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非常喜欢,也许有些节目不入各位大眼,但瑕不掩瑜,《吉祥三宝》,我喜欢,童声无忧无虑,很自信,听了让人很快乐!平凡真实的声音,也是一种魅力。
2006年春晚已开始演绎“平民路线”。由12位老奶奶和24个小朋友表演的《俏夕阳》揭起了春晚的第一个小高潮,主题鲜明地揭示了春晚‘爱与和谐”的主题:歌曲《百家姓》,布仁巴雅尔一家表演的《吉祥三宝》也大受好评,然而,今年春晚最大亮点,依然还是赵本山与宋丹丹的‘绝活”《说事儿》。小品紧贴生活现实,但又加以放大、夸张,语言幽默,动作滑稽包袱不断,令人捧腹,
对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磅礴,博大精深,波澜壮阔,韵味雅致”。这场晚会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风味和民族风俗,是一场具有时代特征,古今融合,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杰出演出,最深的感触就是动人,感人,激动,生动,振奋人心,引人入胜,是一场很好的大汇演,它让我们中国人真正的高兴了一把,
我喜欢今年的春晚,因为它的舞美很成功,所有景色相互融合使人身临其境:因为它不再居高临下,更加注重了生活细节与社会真实,更因为它给予了农村人与城里人相应的理解.
除夕夜央视终于端出烹饪已久的年夜饭,虽然说不上满汉全席尽是珍馐佳肴,却也有丰盛美味,菜肴颇具个性。央视春晚打造的不单是狗年旺的气氛,也彰显出自己正在探索如何更接近大众口味的个性。一是亲民性:《梦想中国》的吴文珊来了,《星光大道》的阿宝来了,说着蒙古语的“吉祥三宝”来了,还有一群社区老大妈也牵着皮影戏来了,你千万不要以为这又是一场“海选”,其实他们都是到春晚来走自己的“平民路线”来的,二是地方性:本次节目中南方小品《招聘》、《耙耳朵》上春晚可是开了央视的先河,虽然他们的普通话听起来有点别扭,不过观众在他们上场的时候给足了掌声。
春晚小品上不少名言警句闪烁其间,譬如“你们是豺狼配虎豹,男才配女貌”、“高档社区就是让人高高兴兴地上当”等等。大伙儿仿佛在一笑之中泯了恩仇,来年该干嘛还是干嘛…..
正月初一,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放寒假,过春节。没有什么能比鞭炮更具象征性了,每逢过年过节,第一个想法便是放鞭炮,看到街上花花绿绿的鞭炮,就一阵心痒------
我们像往常一样到外婆家过节,没有收入外公外婆都‘慷慨解囊’,购置了一大堆鞭炮放在屋角。我们小孩见了,总不忘翻翻看看,摸上几下,一会儿这好,一会儿那好,议论纷纷,离过年还有一些天的时候,各自的鞭炮分配便列出了账单。
可我们还能忍的住诱惑,不至于大叫大嚷,我们极力在大人面前作出急不可待的样子,好让他们心动,带我们飙一回。可这些大人们就像故意逗我们玩似的,视而不见,但也没人敢当面提出,那样就免不了一顿数落。于是我们铁了心,专拣那些小玩意,不易察觉的小盒炮,藏在衣袋里,跑远远的去偷放。我们都珍惜着呢!谁都把10几根擦炮藏在最隐蔽的布袋里,互相不停得说:“先放你的,你的多。”“我已经没有了,不信你搜身。”“说话算话,搜出来给我。”“那可不行。”“那就放你的。”“猜拳谁输放谁的”每一根炮都免不了这样叽叽喳喳的争论,争得烦了,也就各自拿各自的,自己到一边放去了。从布袋里小心翼翼的摸出一根,再往地上瞅半天,生怕不小心带出来掉在地上,确认没有以后,便拿出擦盒。猛擦几下,擦跑一头刺出了火焰,一甩手,扔的远远的,然后捂住耳朵,目不转睛的顶着那一股冒炮,只待啪的一声,便高兴的直跳。过了一会儿,在地上炸腻了,便想找一处池塘,想在水里见识见识炮的威力,池塘没找着但找着了一处小水坑。“这是我找到的,你们别抢”“不是你,是我”这时又免不了一番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