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好,连整个集团公司都会摇摇欲坠。
反观陈光良的企业,基本是‘零负债’,并且有充足的现金流。
同时,他个人手握大量的现金流,且还拥有自己的银行,可谓多重保险。
仔细想想,陈光良发现一件事情——他事业的良性开端,是从‘房地产大赚’、‘标金大赚’后,便已经处于‘资金充裕’的状态。
说到底,他是靠着‘投机’生意起来的。
想到‘投机’,陈光良有些意动——白银上涨,那么标金会‘下跌’嘛?
因为华夏是‘银本位’国家,所以白银大幅上涨,而标金是以大洋来标价,故标金市场的行情会下跌嘛?
陈光良努力的思考着这个问题,发现他不敢肯定。
可能金银兑换比会有一定的下跌,但他又有两个疑问:
第一,黄金在海外会不会升值,那么会不会影响到沪市,金银都升值的话,那自然标金的价格跌的不会太厉害。
第二,白银是在海外升值,一般要把白银走私到美国或伦敦,才能真正获得他的高价值;仅在华夏的土地上,升值的整体表现不会太强烈。
目前,美国的白银价格是1盎司0.25美元,预计后面能达到0.6美元以上,但前提是要把白银走私到美国,才能获得全球最高的利润。
而在之前的几年时间,全球白银价格最高的地方是华夏,所以一些外国人就将白银拿到华夏来买卖或投资,百老汇大厦便有这样的外围环境下投资的。
陈光良手中有两笔大额白银:508万两、800万两。
其中508万两白银,陈光良后面也会去美国换成美元,购买美元资产和美元存款,当做自己的一个‘底牌’。
其中800万两,这个后续还需要用来还债180万美元及相关的利息,剩下的白银,他打算投资到香港、星岛等海外市场。
事实上,陈光良向海外转移资产,在1945年前,只能转移‘隐藏财富’。
不然的话,他在抗战期间,就不能去‘首都’躲避了。因为一个不支持抗战的企业家,哪里还有容身之地。
“老板,会议时间到了!”
“好,我马上就来”
不一会,陈光良走进平安银行的会议室,高层面悉数到齐。
相比较一年多前成立时,如今的平安银行算得上兵强马壮,仅职员就已经170多人了。
经理夏高翔首先汇报道:“截止去年底,我们的存款突破1500万.公债投入资金500万.放出贷款418万.”
协理叶熙明随后补充道:“去年标金收益17.5万.公债投资方面,账面获利超过50万,利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