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着称,面对敌军时通常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策略。
然而,此刻的袁绍却在大营之中收到了文丑传来的消息,这让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根据己方对前方战局的了解,吕旷理应已经成功夺取了地方的褚飞燕大营,并分兵驻守在界桥。可为何界桥之上仍然有敌军呢?
袁绍暗自思忖,难道是太平天国一方的援军来得太快,以至于吕旷的大军被围困在褚飞燕大营之中,无法脱身?亦或是其他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袁绍决定与谋士和将领们进行详细的商议。在这场讨论中,众人各抒己见,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最终,他们拟定了一个章程,决定让文丑不惜一切代价强攻界桥,以解救吕旷。
因为在界桥对面的褚飞燕大营中,不仅有吕旷的大军,还有袁绍精心打造的大戟士和河北精锐士卒。这些都是他麾下最为强大的力量,如果全部葬送在此,那无疑将给袁绍带来沉重的打击。
这就是信息差,袁绍根本不知道,褚飞燕和张白骑二人联手,葬送了他袁绍麾下最为精锐的两支队伍。
就连逃跑都没有逃跑的余地,大戟士在褚飞燕大营之中步步为营的时候,总不能让骑兵冲锋由大戟士组合而成的前线吧,只能舍弃马匹跟随大戟士一同入城,并且在后方攒射,这才使得来援驰的子鸣和柏燕二人有机可乘。
从而导致吕旷以及剩下的大戟士和河北精锐士卒被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