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公孙越深知此刻已无其他退路可选,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面色从容淡定地开始指挥起这支骑兵人数稀少、堪称唯一希望的部队。尽管内心深处仍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怯懦,但公孙越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将其深埋心底,丝毫未露于表面。
只见公孙越昂首挺胸,目光坚定而锐利,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种视死如归的气势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迅速感染了周围众多的士兵。他们原本因战局不利而略显低落的士气,在公孙越的激励下逐渐重新燃起。
公孙越高声呼喊着,声音响彻整个战场:“诸位兄弟莫要畏惧!那平州大军看似威风凛凛,实则不过是些虚张声势的纸老虎而已!他们仅有的一支精锐骑兵,也在刚才的激战中损失惨重,所剩无几。至于剩下的那些步卒,更是一群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狗!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必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伴随着公孙越慷慨激昂的话语,他与麾下的士卒们一同稳步向前迈进。在他持续不断的鼓舞之下,士兵们纷纷一扫之前面对平州骑兵时的疲惫之态,一个个强打精神,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以视死如归的勇气直面即将到来的一切艰难险阻。整支队伍步伐整齐,有条不紊地朝着林北的大营挺进。
最为能够激励起全军将士斗志与信心的,并非是公孙越对平州军怎样地轻蔑和诋毁,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反倒是那些混杂于诸多激励话语之中看似普通寻常的两句:“只要咱们取得了胜利!大家便都能安然归家啦!”这两句话乍听起来或许并不惊人,然而对于众多身处沙场、浴血奋战的士卒们而言,又有什么比得上它们更能触动内心深处呢?
因为胜利不仅仅意味着生存下去的希望得以延续,而回家更是象征着家人团聚、幸福美满……往往正是这种质朴无华的表达,才最容易贴近人们的灵魂深处。
公孙越目光如炬,不停地环顾四周,看着自己身旁这些士气如虹、精神抖擞的部众们,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昂情绪涌上心头。往昔潜藏心底的恐惧此刻已完全被汹涌澎湃的兴奋所淹没,此时此刻,在他的脑海里,唯有赢得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方能将那份深埋于心的怯懦彻底根除。
此时此刻,平州大营内一片肃穆,气氛凝重而紧张。
林北站立于高高的了望台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犀利地俯瞰着下方刚刚与公孙范激战完毕的士卒们。这些士卒们虽然略显疲惫,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至于那些亲卫骑兵们,则再次被有条不紊地调度到后营之中,严密地看管着那些被俘获的阉奴。整个营地秩序井然,展现出一种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风貌。
台下的士卒们纷纷抬头仰望着林北,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之情。这些士卒们来自平州的各个郡县,有的曾经听闻过林北的赫赫威名,有的甚至有幸亲眼目睹过这位传奇人物的风采。正是因为林北的领导,他们才得以摆脱过去困苦不堪的生活,迎来如今安稳富足的日子。这份恩情如同重山一般压在他们心头,恐怕三代以内都难以忘却。
在众人热切的注视之下,林北微微清了清嗓子,然后以沉稳有力的声音开口说道:“诸位将士们!”他的话语仿佛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现场的沉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专注地聆听着他接下来要说的每一个字。
“众人皆知,就在方才那一刹那间,我等诸位将领所派遣出去的亲卫,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着公孙越的部队发起了一场出其不意的突袭行动。尽管此次奇袭成效斐然,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归来的亲卫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值此之际,我只想发自肺腑地向这些英勇无畏的亲卫们道一声:'你们实在是太辛苦了'!”
林北这番话语刚一落下,四周瞬间响起一阵排山倒海般震耳欲聋的热烈掌声。这掌声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淹没其中。然而,站在一旁的赵弘与典韦见状,连忙不约而同地做出示意士卒们停止鼓掌的手势。于是乎,那原本如雷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