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索。温彩裳不忍藏私,知无不言,必详传细传,讲清由来典故。李仙渐渐对道、佛…诸教教义稍有涉猎。细琢数刻,隐隐觉察五脏避浊会阳经与道、佛有关。
博大精深,受益匪浅。
分得上下两卷。
自数日前开始,李仙借闲时研读,总在上卷流连。言简意赅,需细琢慢体,才知深意。
上卷多记做人道理。
如上卷第三页,经中记载:
“赵正乃纯阳派先祖,是君子雅士,高风亮节者。一日他拜访曾经好友,因好友鼾睡深沉,故不打搅。门外足等三日,才得与好友相会。互道两句,便又离去。”
李仙感悟:“这赵正脾性极好,心胸宽广。经中记载此事,定是想教后辈,胸有静气,待人以真。”
虽理解甚浅,但他态度认真,一字一句必细细斟酌,渐渐牢记在心。当他读到下卷时,恍然大悟:上卷道理看似无用,仅教人道理。实则牵涉甚深,另有玄奥!
下卷乃“五脏避浊会阳内练法”,也称为“五脏运浊”法,可分五层:
强五脏、壮骨血、起造化、生五霞、步莲花。
运练至深,五脏如玉,通体无暇。李仙将经文通读数遍,自认所悟大概,今日起试着“搬运脏浊”,淬炼奇功。
五脏间藏纳五浊。
凡人吃饮天地五谷杂粮、山珍海味…均会藏浊纳垢。武人洗得胎净,清了胎浊,但举世皆浊,怎能独清?
势必逐渐被浊污浸染。
而五脏是积浊之处。
五脏避浊会阳经之法,行以“五行之妙蕴”,暗合“天地之自然”,搬运五脏浊气。搬浊强脏,延年益寿,生发养精,固本培元,滋血强魄。
李仙自知其中厉害。
手脚刀剑好练,脏器难练。人之脏器,埋藏血肉间,难以感知,难以控制…自然无门可练。
“铁铜身”练身之余,牵带肺脏。淬得铁肺,李仙已觉受益匪浅。
但肺通鼻。呼吸之法、捶身之术…多少可锻得肺脏。但“心”、“肝”、“脾”、“肾”…诸脏,却极难锤炼。
李仙阖目闭眼。
练脏之法,需忘记“内炁”。不得运炁干预,纯以肉身感知脏器,如无形大手握住脏器。
逐渐施以控制。通过脏器震动、血肉牵动、血气带动、神魂引动…锻得脏器。引出脏间浊气,却无法外泄。
人体似如天地。
清浊失衡,气血直贯天灵,七窍流血,轻者痴傻,重者毙命。故而此为“五脏避浊会阳经”,而非“五脏消浊会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