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气势澎湃。一方闷声闷气,气势低落。一但开战,擂鼓震天者,足以少胜多!”
武人基础在于脊骨。
脊骨乃立天之柱,亦是万韵之始。脊骨二十四节,应对天地节气。
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分别通精气初生、心火温灼、脑髓玄窍。顶天立地,通天彻地。
李仙铸得脊如神山。仙音起奏之既,声势、气概、规模…便已远胜旁人!
无门无路的武人,侥幸迈入第二境。初感仙音之妙,方知“脊骨”之重,但往往为时已晚。李仙幸得温彩裳栽培,这条道走得夯实。
一境武人造诣精深者,气力、武学、应变…或不差二境武人。何以交战时极易吃亏。便在于这种种玄机。
李仙学奏“守身音”、“攻杀音”,受益良多,实力骤增。守身音奏起,体迸淡淡白芒。攻杀音奏起,剑势汹涌猛烈。
很快皆已习会。温彩裳说道:“仙音虽妙,不可乱奏。应敌之时胡奏仙音,反而会伤及自身。”
李仙受教。初摸这关要,兴致勃勃。将“守身音”、“攻杀音”牢牢记住,起奏停奏练得自然顺畅。
半个时辰后,李仙初已掌握,见天晴明朗,收拾行囊,再又行路,李仙在前劈道,温彩裳护全身旁。
李仙说道:“夫人也善用袅袅仙音吗?”温彩裳说道:“非也,胸鼓雷音、袅袅仙音,我均不擅长,甚至算是舍弃。我厉害之处,在于‘浊衣披身’。”
李仙问道:“这般厉害手段,如此舍弃,岂不好可惜?”温彩裳摇头笑道:“天底下厉害手段无穷无尽。武人有所擅长,便有所不擅长。何来稀奇?袅袅仙音厉害不错,可称武道基柱之一,然…并非精通袅袅仙音,才可算厉害。武道浩瀚,手段千奇百怪,你问得太早无益,还是快赶路罢!”
非是她藏拙不告,而是武道脉络太多。言语难以说尽,唯有且行且见,且试且尝…才知其中滋味。
行约数里。李仙尽开眼界,忽见前方光亮,来到一处悬崖边缘。微风习习,吹打身躯。
将憋闷湿粘尽数吹散。扬眉吐气,神清气爽。
崖高数十丈。李仙劈伐树藤,编织为绳,沿绳索爬下。快到崖底,双足着地后,顿感身子下陷…
李仙奇道:“这里原来是沼泽!灌木丛遮挡了视野,还好没直接跳下。否则陷入泥沼,就危险了!”爬索上崖,将情况告知。
沿崖摸索,另僻一条小道,下了山崖。
又行十里有余。周遭植被渐变,野蛮生长的灌木尽皆消失,古树虽高,但已不遮阳光。
温彩裳喜道:“这是‘歇脚林’。”李仙问道:“何为歇脚林?”温彩裳说道:“古来有强者,喜将陵墓修建于山野。修筑陵墓的木工、匠工、随行众…需往返多次。然山野之中绿海茫茫,沿途之凶辣,你我均已见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