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61章 网府草定 内政集权

第361章 网府草定 内政集权(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末日星晶:我有一个契约兽军团 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农村女婿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死而复活,混迹颠佬江湖 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 逆流韶华

定陶的暑气初涨,然而吕布的军府却在悄然孕育着另一场不属于战场的变革。

雍丘风哨虽破未乱,但也警醒了他:若澜台军止步于战阵之胜,便终究只是三国中又一个稍强的地方军阀;唯有建立能贯通战时与平时、统摄远地与近治的治理中枢,才能真正立下不倒之基。

在连夜召集诸葛亮、庞统、张辽、高顺等人议事之后,吕尘于帅案上亲笔起草一纸新制,命名为“网府草图”

这并不是一个空想的制度。

它以战时高效为第一原则,以中枢集权为核心结构,摆脱旧时将领独权或军政杂糅的惯性思维。

吕布并不信奉后世那种以“权力制衡”

为目标的三权分立,而是清楚地意识到:在一个尚未统一、强敌环伺、局势朝夕即变的时代,只有令行禁止的中央才足以调度十万之兵、治理百万之民。

“从今天开始,澜台军不再只是主帅统军之局,而要建立自己完整的政务与情报系统。”

吕尘望着诸人道,“我设此‘网府’,其本非朝廷,却行于天下之前;其非帝命,却可管州理郡。”

网府并不设“丞相”

、“尚书”

之类传统称号,而以一“制筹堂”

为核心,所有政令皆由此堂出,由吕布亲自掌控总印。

其下设三署:

政务署,由诸葛亮主持,专掌民籍、赋税、田地、屯田、仓储、水利等政事,尤其重点推行吕布构想的“三重田册”

与“军屯民佃”

双轨制,力图在战时保障澜台军基本粮资自足。

诸葛亮亲自拟定《定陶三法》,规定各郡县户口必须入簿在册,田亩丈量重审,年内不得徙转,次在汉末确立战时民政数据管理雏形。

军功署,由高顺主官、张辽副署,掌军中升迁、战后赏罚、兵员编制。

吕布亲令军功不得由主将随口晋封,设“战功案卷”

与“考功录报”

,每战之后必经三人联合审评。

凡敢虚报、私授者,贬军籍、降职、并不许上表。

这不削弱将权,反而令军中对战绩的衡量变得清晰可靠,彻底扫除“主帅用亲”

的隐患。

策应署由庞统主持,其职最为特殊,表面是情报斥候、对外联络,但吕布赋予它更深一层职责——构建“非正面战场”

策应署在吕布授意下组建“风书所”

“潜议司”

“市交组”

,前者掌握地方敌情和收降事宜,后者则负责间谍、伪装、离间之策,第三者暗中与江东、新野、宛城等地展开多线接触,皆为澜台军以后的扩张路线铺路。

三署均设于定陶新建的“中府”

,不归将领统辖,仅受“制筹堂”

统领,而制筹堂的印绶与令权,除吕布本人外,无人可持。

这是吕布在保留军政集中决断力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可分工、可复制、可持续的军事-政务管理结构。

令出之日,澜台军内外皆惊。

魏续、高顺等老将虽起初不解,然一见《军功五式》奖惩明晰,又知主帅并非为夺权,而是为治军,皆表服从。

张辽最初担心武将威望被“纸笔吏员”

掣肘,后见策应署已将东阿旧将胡怀忠等数人册入降表,不战而得三处据点,也渐信其法。

军士初时不习,但两旬之后,凡战有功者皆能立等得赏,重创旧日“靠主帅赏心悦目提拔”

的不公旧制,军心反而更稳。

粮道、伤兵、口粮分配也因政务署流程清晰而少有差错。

尤其定陶、雍丘、濮阳三地在“初署试政”

后,各地郡吏来投者日增,百姓更愿自归。

与此同时,风声渐动。

弘农偏府,曹操得信之后,默然无言,良久方语:“他设政、掌兵、控情报,自立一府,吕布之心,昭然若揭,其剑指不止北方一隅,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万兽之国(H) 快穿:好孕宿主美媚魅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小房东【香朵儿】 大成风华之绝响 蓝钰茗烟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炼狱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