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地偏一隅,但其民心归之,兵亦不弱。
若可结其援,西地可通。”
张绣沉声道:“请。”
入夜,中堂灯火如昼。
来者年不过三旬,自号“魏讽”
,衣不甚华,语极简肃:
“我家君张鲁,久观天下大乱。
曹操杀忠良,吕布无王命,刘备僭号仁政,皆不足与共。”
“唯张都守三年自守,守一地而不乱,有自立之志,亦有贤者之行。”
“我主愿遣兵五千,自汉水南来,为君开一线西道。”
张绣不语。
魏讽又道:“我主更愿以弟妹相嫁,为君结亲。”
胡车儿听罢大惊,欲言又止。
张绣却缓缓站起,叹道:“汉中虽远,然汝主识局明断,我张绣若有一线西援,便无惧中原乱。”
“请转告贵主,张绣愿开西门,设市汉地。
若曹吕东来,愿共守宛城。”
“至于亲事——待我脱困,再议不迟。”
魏讽微笑:“必如都守之愿。”
张绣送其出西门,立于夜风中,长叹:
“曹操封我为逆,吕布视我为障,刘备想用我却不出兵……”
“倒是汉中此地,愿借我一剑。”
胡车儿低声:“主公,若西援真至,宛可自守三年。”
张绣摇头:“三年?”
“我只想……保我这一城百姓,不死于强敌之争。”
他望向北天,眼神如铁:
“若吕布真为王者,何不救我?”
“若曹操真有义理,何断我道?”
“若刘备真怀仁德,为何只遣人而不遣兵?”
宛城城头,张绣立于鼓楼。
身后鼓手未鸣,夜风吹动大旗。
南北三分,唯他一人,于边角之地孤军自守。
但张绣知——他终究得做出选择。
或归,或战,或弃。
下一封来信,将决定他是走,还是死。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