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水之畔,夜如墨染。
月光隐于云后,山林静谧如死,唯有水声潺潺,杂以轻舟划水的细响。
庞统立于渡船前缘,身披黑袍,眸光森冷。
身后五百夜袭兵已然整备,皆披夜行衣,裹甲藏刃,静如雕像。
“今夜,只许成,不许败。”
庞统低声道,“若粮仓焚,则阳武根基不存。
诸葛兄为我引局,我等,须破此心骨。”
他目光一扫,唤来副将道:“辰时前,务必抵达曹军粮仓之东,焚而不扰,若敌起伏兵,则退于黎水南岸,不可贪功。”
副将领命,悄声一叱,夜袭兵分作三股,随波而行,穿林踏草,如影遁形。
而此时,阳武东岭中军帐。
曹操面色肃穆,静坐于灯前。
荀彧、贾诩、曹仁皆在帐中,张合已率兵北巡未归。
“张合守乌角坡,徐晃巡营三道,我等之营,布则密,防则严。”
曹操缓缓道,“然今夜似有风动。”
贾诩目光一闪:“风动不止乌角,黎水未必安稳。”
荀彧点头:“若为诸葛之计,其破局不止在乌角声张,实攻必另有所在。”
曹操起身,拂袖令道:“令典韦领夜骑两百,探黎水两岸;曹洪亲领五百,守粮仓西路,不得懈怠。”
诸将领命而去,帐中只余曹操与贾诩。
曹操忽而道:“你我皆识此局为试,而诸葛不止于惑。
他若能乱我心志,便能乱我大军。”
贾诩点头:“但他错了一点。”
“何点?”
“他以为我军粮仓乃孤立,实则已为我暗设死卫百人,于仓后密林待敌来久矣。”
曹操闻言轻笑,眸光渐冷:“既如此,便放他来一次‘杀而不成’的‘伏反’。”
黎水南岸,庞统率队已接近曹军粮仓。
远处仅有两道微火照明,显然守备松散。
庞统心中微惊:“果如所料,阳武主力皆调于北侧,仓后必虚。”
他令左右分兵包抄,亲率中军直扑粮道,手中火油早已备好,一声令下,数十火瓶掷出,烈焰卷起。
“起火!”
有人低呼。
突兀间,粮仓后林一声响箭,数百曹军突现,竟自林中杀出!
为将军身披黑甲,虎目如炬,正是曹将典韦!
“杀!”
典韦大喝,手执双铁戟,当先冲阵。
庞统面色一变,急道:“退!
退入东林!
莫与之缠!”
然伏兵已成掎角,四面皆敌,夜袭兵仓促迎战。
火光映林,杀声如雷。
庞统步步后撤,忽闻一声爆响,前方浓烟腾起,正是东侧退路亦遭封锁!
“火围?”
庞统心头一震,顿悟:“是我中计了!
曹操……他亦设局于此!”
远处典韦双戟飞舞,呼啸开道,血肉横飞。
夜袭兵虽勇,奈何陷阵无援,连退三十里。
庞统腹中一痛,低头望去,竟被箭划腹甲,血迹已渗。
他咬牙勒马,强令退兵:“撤回黎水南岸!
救我者,重赏!”
同一时刻,乌角坡北,赵云率军已完成布阵。
营火连绵,旌旗飘扬,俨然大军主攻之势。
张合观之,神色警惕:“诸葛虚张声势,未必无实攻之意。”
他命前军设拒马壕沟,自坐镇中军,与徐晃互为犄角。
然夜中鼓声未动,赵云大军却未一矢,只随风扬旗,鼓声若隐若现,虚实莫辨。
张合耐性极佳,按兵不动;而赵云却在暗中微调阵线,将营地前移百丈,每一夜换位,如幻如影。
徐晃数次请战,皆被张合拒绝:“诸葛借赵云虚兵扰我军心,若我轻动,则堕其算。”
黎阳。
庞统伤而归,营帐中,诸葛亮神色平静,为其敷药。
庞统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