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卷起黄尘漫天。
官渡之地,兵戈未至,战谋先行。
黄河以北,邺城之中,袁绍立于高堂,面沉如水,良久不语。
“文丑、颜良两军已至黎阳,对岸便是曹贼所部。”
田丰跪坐于前,语气凝重,“然吕布亦异动,颍川方向,澜台军袭扰频仍,曹操已有顾忌。”
“吕布?”
袁绍眉头一挑,冷哼一声,“此人若能搅乱曹军后路,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沮授却摇头:“主公,不可小觑吕布。
昔年辕门射戟,今有诸葛之谋,若其欲图中原,恐不止扰敌。”
“诸葛亮,听闻为蜀地旧儒,未曾入仕,何以如此机警?”
郭图插言,眼中带着几分不屑。
田丰正色道:“郭参军不可轻敌。
此人出自琅琊,胸藏韬略,辅吕布数年,连破汝南、陈留。
今之澜台,非昔之莽将也。”
袁绍沉吟半晌,挥手:“传令张合、高览,于延津佯攻,压迫曹贼正面;许攸,遣使至吕布处,晓之以大义,示意共敌曹操。”
“然不可许之太甚。”
沮授缓声道,“吕布狼性犹在,若破曹后倒戈相向,后患无穷。”
“吾自有分寸。”
袁绍目光微寒,“曹操若败,天下之局,自吾袁氏而定。”
与此同时,官渡西南,曹操军中风声渐紧。
贾诩与荀彧夜议于帅帐之中。
“主公心焦于袁绍主力,却忽视了吕布后扰。”
荀彧低声道,“前有赵云袭陈仓,后有张辽扰白水,如今庞统之虚军亦动。”
贾诩则道:“吕布善战,诸葛亮善谋。
此二者联手,虽非正面之敌,亦如芒刺背上。”
曹操眉头紧锁:“将袁、吕二贼连为一体,非吾愿也。
但若不分兵,吾军之背终有一患。”
“可设反间。”
贾诩道,“张合之将,曾为韩馥旧部,与袁氏多忌。
可假途而引之,亦或放出吕布有意攻邺之虚言,使袁军不敢尽锐。”
荀彧点头:“亦可调夏侯惇五千,于东设疑阵,引袁军疑我曹军欲转击吕布。”
曹操沉思片刻:“可也。
再令曹仁调营西向,以防吕布北袭陈仓。”
宛北澜台督府,诸葛亮夜坐营中,羽扇轻摇。
赵云、庞统、张辽等人围坐。
“曹操非久守之人,必借疑阵乱我军心。”
诸葛亮缓声道,“然他今分兵救潼关,已现疲态。
袁绍压官渡,我们该趁势引动曹操正中。”
赵云道:“末将愿再破陈仓,直逼曹军粮仓!”
庞统拱手:“我愿率舟师东出泗水,设空营疑阵,四起狼烟,令曹操不明我军意图。”
张辽亦出列:“我可设兵于延津以南,假称接应袁军,以混淆其东线防守。”
诸葛亮大笑:“好!
三策并出,曹贼纵有智将,也难顾此失彼。”
夜色沉沉,星月无光,澜台三路兵分三策——
赵云率赤羽军夜行百里,再临陈仓,击破曹军巡营,劫其粮道,夜中火光冲天;庞统舟师于泗水故港布迷营,营内张旗列鼓,实则空舟,迷惑敌军;张辽则设疑军于延津南岸,混迹袁军旗帜,昼伏夜出,虚虚实实,叫敌不知所措。
曹操大帐中,传令如雨,诸将奔走。
夏侯惇领兵南防,曹仁移营西向,张合被调守斜谷。
荀彧望着满堂混乱,低声对贾诩道:“澜台之谋,如水织缝。
吾等虽识其计,奈何无从破也。”
贾诩眯眼道:“破水者,须引其入火。”
而在延津河畔,张辽营中,探子急报:“曹军大军南移,袁军营中亦有调动。”
张辽微笑:“果然上钩了。”
他抬手,指向地图,“传令魏虎、段文,各领轻骑五百,于黎水设伏,务必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