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益州春寒未散,成都仍有细雨连绵。
吕布立于锦官城外的都督台,眺望远山层峦,目光深沉不语。
雨滴沿着他额滑落,落在黑色披风上,宛如墨点晕染,却无人敢上前为他撑伞。
诸葛亮手执羽扇,脚步无声而至,低声道:“主公,江东有变。”
吕布侧,未语,只抬手示意继续说下去。
诸葛亮展开一幅密图,其上标记着长江中下游诸地动向。
“昨夜锦衣部传来密报,孙权已遣周泰、程普分兵潜入江州沿岸,又令韩当、甘宁率水师百余艘,渡江至夷陵。
荆南数城百姓惊扰,民心不安。”
吕布眉头微皱:“东吴竟敢于此时动兵?”
诸葛亮淡然道:“非全然妄动,而是试探。
自鲁肃返江东后,孙权便以流言惑众,蜀中旧将心生疑窦。
今又趁我新政初成之际,欲撼边境,乱我军心。”
吕布沉吟片刻,忽转问道:“赵云与子义,现驻何处?”
“赵将军率潜龙卫仍守西陵至江州之间水道,黄忠则镇守广都、郫县。
典韦与许褚押运粮道至绵竹,暂未返回。”
诸葛亮答道。
吕布目光一凝:“命赵云夜行破敌,不必恋战,只斩敌旗;令黄忠率步卒三千,修筑关口,封锁沿江渡口;绵竹军粮半路改调,支援江州!”
诸葛亮躬身受命,正欲退下,却忽道:“主公,若江东此举非独行,而是引曹操之意,该当如何?”
吕布抬眼望天,只见乌云翻涌,仿佛北风将至,苍茫中雷鸣微作。
他一字一句道:“那便一并破之!”
江州城外,夜雨如织。
太史慈披甲立于帐外,满脸愁容。
他虽骁勇善战,却知此行并非主战,而是诱敌。
“主公之意,若敌强即退,若敌弱则扰其境。”
程普在旁叹道,“孙郎谨慎,胜在布局。”
太史慈苦笑:“然吕布非凡人。
他若识破我等意图,岂肯任我等肆意挑衅?”
话音未落,山林间突传一阵笛鸣。
紧随其后,江水彼岸突现十余盏灯火,恍如流星坠地,直袭东吴水营。
“敌袭!”
吴军仓皇应战,然灯火中却无实兵,唯有虚舟漂泊,桅灯绳索引水流为力,激起江面波浪,惊扰营地。
正当众将松气之际,一声怒喝自林中而来,赵云白甲银枪破林而出,似天将下凡。
他率潜龙卫百人,于夜色中突袭营帐,仅以锋芒震敌心志,不恋战,斩敌数十、夺其旗号而返。
吴军惊骇,误以为蜀军主力已至,纷纷溃退。
太史慈策马追击,忽中埋伏,险被擒。
幸得甘宁回援,方保全兵力。
此战虽不致命,却重挫东吴锐气。
与此同时,成都。
诸葛亮夜半仍在灯下绘制地图,将江州至建业之间的水道、丘陵、粮道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忽然抬头,对身旁的庞统道:“江东已动,曹操必观。”
庞统呵了一口酒,道:“观而不动便罢,若动,便是三面来敌。”
诸葛亮微笑:“所以,我们得先制人。”
长安,曹操大帐。
许褚持灯入营,献上一封密信。
曹操拆开,细读片刻,低笑道:“孙权果然沉不住气。”
荀彧劝道:“主公不可轻动。
此时东南生乱,正应坐观其变。”
曹操却抚须:“非也。
蜀中新定,若吕布能镇,则为帝业之患;若镇不住,则益州可图。”
郭嘉却道:“不若遣夏侯渊轻兵试探武都,诱吕布分兵。”
曹操颔:“可行。”
——
而在江东,孙权听闻吴军夜袭失利,顿感局势难控。
周瑜却依旧从容,道:“蜀军并未全胜,赵云虽勇,不足以守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