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180章 律典初颁

第180章 律典初颁(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末日星晶:我有一个契约兽军团 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农村女婿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死而复活,混迹颠佬江湖 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 逆流韶华

长安的春雪消得极快。

未时的阳光落在未央宫外阔大的朱漆阶面上,阴影刚好收进丹陛半格。

宫城里依旧静得能听见旗纛深处的缰铃细响,可殿外御道两旁却早聚满来自关中十三郡与荆南、襄汉、淮左的吏员、乡正、商旅领。

他们的目光全落在丹陛正中那张丈二方桌——桌上覆着素缣红绫,绫中央没有花纹,只有一方沉静无声的铜印,印背刻龙虎尾,印面四象交互,中心镂“澜台律典”

四字。

铜胎经火淬油,边角微显黝黑;那黑像新磨出的刀脊抹了墨,却仍暗暗透出寒光。

戊正鼓响,吕布携诸葛亮、张辽、赵云、高顺等人自后殿缓缓而出。

今日他并未披甲,只着深紫纹袍,衣摆却用金线缀了一道极细的龙牙纹,行走时如水波隐现,暗示刀锋始终随身。

方天画戟没有带进殿,取而代之的是一支简素墨杆——待会儿,他要用这支墨签签最后的“律”

诸葛亮先自奏案展开四宗总卷——《田盐篇》《驿商篇》《军功篇》《民治篇》。

墨香升起,像雏麦吐芽的草腥。

从阶下望去,这四宗律卷如四条黑亮溪涧,纵横穿过素缣的雪地,将半年来各色血汗、泥渍、焦油、盐霜统统封进字里行间。

第一仪:读律。

沈若朗声开启《田盐篇》。

声音并不宏大,却字字磔磔穿堂入耳:“军功田每亩五十,岁税随功递减;民功田三十,三岁入民籍;富佃田一成起征,三年递增一倍;盐票联号,各郡暗纹;湿返补厘,盐脚当场对秤……”

读至此处,扶风与荆南盐脚领明显攥紧了掌中铜票,眉宇舒展。

第二仪:覆章。

韩瑛擎起新册,把三百七十四名军功卒与六百一十六名民功佃户的名字,用最鲜亮朱砂写成“功田簿”

每写一笔,就有人在阶下低低应一声“在”

那些声音或苍老、或稚嫩,却像锥子一点点扎进殿瓦静默的骨缝。

写完最后一笔“庾三石”

,韩瑛伏地拜礼,整个大殿只余纸纤微响,仿佛春风从千亩麦尖掠过。

第三仪:问志。

按照《民治篇》,在律典真正落印前,殿上必须出现一个敢当面质疑新律之人——“无讳问”

久静之后,一条身影竟颤颤走出队列:是洛口漕运行的一名白船户。

老人脊梁像冻裂的堤桩,却撑得笔直。

他举起被油盐染黑的旗帜,语声嘶哑:“律典说漕工有病可取仓米,但仓米由谁来量?若量错一斗,是削官俸还是断漕工粮?”

诸葛亮羽扇轻旋,笑容却无半分敷衍:“按驿商篇,漕米计量先看盐院暗纹尺,再由军功卒复秤;两秤相差一钱之上,夺量官俸一月;两秤相差一两,夺量官俸一年;若敢同流合污,官民同论赃。”

说完他躬身行一宫礼,老人却“扑通”

跪下:“敢问如此律条,可刻在洛口闸碑?”

吕布执笔点,在《驿商篇》后空栏写下:“洛口闸碑自今年孟夏刻立。”

老人叩头,涕泪湿衣。

第四仪:盖印。

高顺把淬火后冷透的澜台铜印奉上,吕布按印时忽一顿——他抬眼越过所有人,望见殿外春阳,金色的尘粒在光柱里飞舞。

他像在默念什么,随即一掌落印。

铜声沉厚,震得阶面微颤。

四宗总卷翻页处,一方新鲜印痕隽刻其中,血玉一般。

第五仪:颁敕。

赵云、张辽同时抬起装着副本的青铜函匣,铁环锁扣“喀”

然开启,里层绢帛泛冷辉;每一函内附三卷:官读本、民读本、问答笺。

三十名驿骑早候在丹陛下,他们的马蹄包布,甲衣隐纹,唯独佩刀敞鞘,照规矩——律典出,刀必须露锋。

鼓声三震,驿骑齐。

金蹄踏青石,碎雪扬起亮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万兽之国(H) 快穿:好孕宿主美媚魅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小房东【香朵儿】 大成风华之绝响 蓝钰茗烟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炼狱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