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地春寒未褪,长安城内却暗流涌动。
澜台政令如春风化雨,均田并地、减免田赋令触动了本已根深蒂固的古老世家——赵氏、李门、魏阗三族。
自上次剿乱平定以来,这三大豪门避兵形迹,却在城郊私会,商议图谋。
他们深知澜台减赋制衡了权贵根基,若不图谋对抗,三族既得利益将一一丧失。
夜阑时分,赵氏庄园的密室内烛火闪烁。
赵衡与数名宗族长老屏息而坐,木桌上摆开几份密札:一为《义田反制策》,一为《驿道劫粮令》。
赵衡沉声道:“澜台新政若行,余粮必减;驿道若畅,我家无边田地皆将分贫户。
今宜借驿道之隙,以劫掠杂粮示威,扰其后方。
待澜台疲于奔命,我等再行反扑,可夺回旧制。”
族中长老皆默然,良久,方有人颔附议。
李门府中,李绪召集乡勇言语颇为激昂:“自古世家承田守地,岂容新令随意分配?如今虽限田令施行,但权贵若有识变,则能使文监与法监无从着手。
吾等当于深夜设伏于渭南驿道,劫遣驿卒之车马,截取驿粮,以绞杀其新政之锐气。
寨头屯粮,夜半劫粮,此为计。”
李绪目光如炬,众乡勇纷纷颔,一道阴谋乍生。
魏阗则另有盘算。
他在西山之麓,聚集散卒与横行乡里的野狼党十余伙,以流寇之名,聚众骚扰乡邑,以图分散澜台铁骑。
魏阗淡漠地说:“此等小乱虽可扫清,但亦可分担澜台之力。
如今我南北两处并举,若澜台东顾西顾,则正好乘虚而入,挟持文监使者于荒野,裂其心腹。”
话音未落,四壁皆肃然,贼众暗暗散去。
诸葛亮于清晨阅卷至此,眉头微皱。
他拂扇对吕布道:“三族之策,虽不成气候,然势已蔓延,若不剿,应对宜早策划。
白虎轻骑可先夜探驿道,剿灭劫粮人;再调苍龙窥察世家动向,以法监司配合暗访,断其暗渠;玄武可设护驿营寨,以固澜台驿道;而文监司当颁‘义田安抚令’,安民心、分利益,使世家不敢公然抗令。”
吕布颔:“军政并行,非一役可终;分兵四路,肃令后方,务保北伐无虞。”
当夜,大雾蒸腾,白虎营轻骑三百悄然起行。
他们策马至渭南驿道,偃草伏猎。
赵云领队,目光锐利如鹰。
他令先锋以“回风阵”
分列四方,悄声无息地破开驿道竹栅之门,将守卒绳索缚住,取其马辔,斩其驿粮。
微光中,一声短笛令下,白虎疾撤,驿道现一片废墟,粮草倾泻于地。
东路,苍龙营二百重骑潜入长水关南山腹地,暗访赵氏、李门府邸。
他们借夜色震慑守卒,以“裂石阵”
冲击宅门,使得赵氏侍卫误以为古井崩塌,蜂拥自散。
苍龙重骑随即包抄府邸,搜出密札与刁民名单,一一收缴,并将数十名密探押回澜台帐中。
西路,玄武营步卒与乡保联手,于关中四镇设立“护驿堡垒”
。
他们修筑简易碉楼,驻守驿道要冲,并配备连弩机阵与陷马坑,令一切妄图劫粮的匪徒无隙可乘。
夜半时分,魏阗派来的流寇数十人试图突袭,却被玄武重盾所伤,狼狈溃逃。
四日后,澜台已斩获劫粮党与三族密探近千余众,诸多文书与密信作为证据,被法监司史李毓当众宣读。
柳瑾拂扇宣讲“《豪强禁令增补篇》”
:明令三族不得再集资私募兵卒,不得劫掠驿道补给;若同谋再起,族产即没,族中子弟不得参政;义勇可被封为乡保,协助官兵镇抚乡野。
次日黎明,长安郊外的关中田野恢复宁静。
远处驿道上,修缮的路桥与重立的烽火台在初光中闪耀。
百姓耕读复苏,流离之客得以返家,孩童提灯下读书画制。
澜台铁骑与义勇兵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