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破江南与中原要冲,澜台大军自许昌凯旋,转战关中腹地。
时至暮春,关中之地峰峦起伏,邙山、骊山相连,渭河蜿蜒如带,古驿道纵横;李傕、郭汜残兵于此腹地拖残肆虐,劫掠乡邑,扰乱百姓。
澜台铁骑南征之锐气未减,却知此处若不平,北伐大业难以稳固。
军师帐中,诸葛亮掸去案头尘土,将关中形势妙算图铺展,其羽扇拂动,沙沙作响:“此地残寇盘踞三路:渭河北岸;泾渭古道;骊山脚下。
今当分三路并进,以迅猛雷霆之势歼以明正:一则白虎夜袭,斩示警;二则苍龙昼破,声震山谷;三则朱雀火攻,与玄武并肩水陆并作,断其退路。
三策合一,则关中无隙可乘。”
吕布挺画戟,沉声应诺:“分道出击,斩草除根,万勿留情!”
当夜,月华如水,白虎营由赵云领衔千骑悄然出。
山道狭窄,马蹄踏碎落叶,夜色中传来遥远犬吠。
赵云手握银枪,提点兵卒置身密林阴影中,以呼吸轻缓之势行军。
抵达西北外寨崖边,赵云高声一吼,一声令下,先期斩杀营外哨兵多名,兵卒争先跃下崖坡,战枪刺入帐篷之中,火把相继熄灭,仅余破烛摇曳。
白虎兵赤声呼啸,杀声震谷。
残寇不及回防,仓皇溃散于山谷,余众被斩肃清,一战生擒残匪头目数名,斩示众,使邻寨闻风丧胆。
天微亮,苍龙营与腾蛇营并肩于泾渭古道。
张辽率领重骑三百,李典统帅连弩五十架,两营如风卷残云一般冲向伏兵列阵之处。
巨石掷下,机弩齐鸣,铁雨如倾;张辽一声怒吼,大步踏前,仅三合便震散前排,破军式战戟贯穿盾墙,李典腾蛇阵又现连珠箭阵,将来犯之卒数十击落。
残卒四散逃遁,数骑欲突围,却被张辽狂风骤雨般之连斩,一人不留。
泾渭交汇之处,甘宁领朱雀水师火攻水寨。
数十艘火船列阵河心,每艘火舷堆以火油与火雷,缓缓驶向对岸要塞。
火光冲天,火雷先后炸裂,水面火舷相撞,巨响如雷贯耳,河水映红如血。
岸上火折架齐鸣,烛火与烈焰夹击将士阵,残兵仓皇弃舟自溺,仅数人踏水逃生。
骊山脚下,玄武营与周良步卒合作,沿山麓布阵。
盾阵环列,矛戟如林;陷马坑与地雷暗埋其后,施以连环陷阱。
一队残卒欲借夜色潜遁,却遭重盾齐墙突围,将其斩于陷阱之中。
铁矛破锁,古道再现安全之机,澜台铁骑合围将所有散卒尽数歼灭。
三路齐歼,残匪主帅李傕郭汜余党闻风彻夜回溃。
澜台将士如潮涌进各寨落,更有数百擒赦者归顺,百姓夹道欢呼,主人披甲者尽除,耕读复苏。
诸寨旗帜全部倒下,关中大地重回澜台掌控。
天明方定,吕布率诸将巡视战场。
碎甲与残旗随晨露颤抖,山谷犬吠渐息,旌旗猎猎随风。
吕布挺画戟,长啸三声,声震山谷:“此役虽捷,然残寇根基未尽;须复颁‘剿寇令’,严惩野匪,护我民生。
诸将当分文武并行,军政并举,方可复兴关中秩序。”
诸将齐声称善。
翌日,澜台文监司与法监司联署颁《剿寇清剿令》:凡逋逃野匪,斩示众;拨民兵辅佐,扫荡山野;设立举报公堂,有功者赏银十两;补给军粮与农具,以复耕作。
同时,百工院与农政署并行,派工匠修缮驿道桥梁与水渠,示范木犁与水车施用,使被扰村落得以十日内留犁而耕。
五日之后,刘九镇、杨岐、原阪等三十余镇皆已清剿完毕,数千流民归耕,关中小镇重现生机。
军威与法政并行,使关中恢复安宁,百姓耕读兼容,驿道商贸复通。
暮春末,长安城头,澜台军威已震慑四方。
诸葛亮拂扇于营帐外缓步,望渭水潺潺,感慨道:“关中平定之功,足为北伐基石;后期当深化政令,设府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