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之际,南郡行署于东堂上下灯火通明。
帷幕高遮,烛光摇曳,长案之上,铺展着数十幅图卷与策稿。
各署长官与五虎将领齐聚一堂,坐于八案四椅之间——此乃澜台“九策总纲”
次集议之日。
吕布与诸葛亮并肩立于主案,群臣肃然环立。
诸葛亮拂扇而起,转身环视群臣,朗声开道:“今九策之,为‘田策’,以均田济民为宗;次为‘赋政’,以轻赋安生为本;三为‘兵策’,以精兵固守为要。
然天下之治,岂仅三策可成?吾等今立‘九策总纲’,俾后世循规戒法,令九州四海共尊澜台治道。
今特于此举此会,声讨风流,论议出以下六策之框架,以资后续之细化施行。”
说罢,令史手轻拨帷幕后画屏,屏上九条长策并列而陈。
一、“医策”
──济世仁心之术。
由医政署统领,将南郡田间医官与交趾东南医师召集研议,订立《医官选拔与行医条例》,规定每郡置医官十人,配备药仓与诊疗台,病者免行赋役,由行署资赈;又设医学馆,招纳名医传艺,推广四时药方与疫病预防法。
二、“智策”
──教化兴隆之道。
由文监司主持,将《四海义塾》扩编至百所义州,设儒学、法学、算学、工学四堂;定科举岁考与贡举,选拔乡贤;又令“民言台”
设“公议堂”
,广纳民智,以民间参政为辅,使知人善任之术流布乡里。
三、“商策”
──货畅其流之法。
由海务台与商政署合掌,拟定“通商三十条”
,推行免关一载,简省行旅徭役,设立商业公署于东兴、建业、会稽三处,监管市舶、银作、货税;又以《行旅记》为准绳,倡导行商信用制度,严惩强买强卖。
四、“法策”
──法度昭明之纲。
由法监司主撰,拟《澜台律令》数十卷,设置《律令院》审断疑难;简化诉讼程序,推行“巡按法”
,每郡设巡按官,掌察奸邪;并明确“军民同罪”
与“护佃为民”
两条重典,以震慑豪强与邪徒。
五、“海策”
──通洋拓远之举。
由海务台与百工院协制,规划“十年航路”
与“海防二十站”
,于东海、南海、西南群岛设哨所与驿站;编撰《海奴统纪》,载明风浪航道,并因地设灯塔、石墩、浮标,以防沉没;又在东兴港建“海商署”
,督管海外贡市。
六、“贤策”
──选才用才之章。
由中书令柳瑾起,设“贤良台”
于府,设文武举荐两方案,荐举天下名士、良将、工匠、医师;每年于东兴海畔与旧荆州学府轮换举荐,皆以忠勇礼义为评选要旨,并附“荐贤榜”
于各州府。
诸葛亮缓步至主案,将羽扇点于第一图屏:“此六策为补三策之不足,合并为‘九策总纲’,非一时可成,也非一人可定。
今各署当分路承办,先拟分板,并列出《九策实施日程》,以春、夏、秋、冬分期施行。
三月春耕,续行‘医·智·田’;六月夏熟,推‘商·赋’;九月秋收,行‘兵·海’;十二月腊月,定‘法·贤’,四策并举,以十年鼎革为期。”
群臣闻言,纷纷领令,纷然展开记录。
吕布拍手赞道:“丞相计深虑重,九策纷纭,却环环相扣。
今且以此总纲,铺陈天下;待南郡试行有成,便可分道推广中原与四夷。
尔等掌事,务须细化章法,毕其功于细微之间,否则虽九策在手,亦难施于众生。”
众臣再拜应诺。
散会之时,众人在院中焚香立誓:涂抹誓文于厂墙,以血书盟,誓与澜台共执九策之纲,复兴华夏之治。
章中每一策之细则,仍待百司深议,后续《九策各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