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85章 南郡三政

第85章 南郡三政(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末日星晶:我有一个契约兽军团 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华娱:景公主她只想演戏! 农村女婿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死而复活,混迹颠佬江湖 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 逆流韶华

战鼓余音,烽烟未散。

江夏南岸,南郡旧城初见澜台旗帜,城门之外便是一派繁忙景象:军士列队操练,民工修缮城垣,商贾车马进出,百姓脸上多了几分期盼的光彩。

天微亮,吕尘身着素白长袍,立于南郡太守衙门门前。

台阶上,他一手执羽扇,一手扶稳简牍,目光巡视人群。

卫士分列两旁,簇拥着南郡百官与军政要员,而就在衙门正厅上方,一方新悬的匾额——“澜台南郡行署”

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南郡在淮南水陆咽喉,民生多艰,田亩废荒,仓廪空虚。

今我澜台为安百姓,不事旧王朝苛赋,立三政:田政以均田为本、赋政以减轻为要、军政以巩固为先。

三政并行,令南郡焕生!”

吕尘朗声道,声音从厅门直传到衙前广场,百姓与将士无不屏息聆听。

站在他身侧的诸葛亮,颔微笑,朗声解释道:“田政者,次年春风至,责令集体丈量田亩,重新分配荒芜田地;凡有可耕之土,皆登记入册,贫者优先分得,以免饥荒生乱。

赋政者,每亩征收颗粒,不逾一石,并暂免一载徭役,俟百姓安居后,再行常税;军政者,役兵制度调整,降卒可纳赐甲仗,以军功定阶,戍边与耕战兼施。”

南郡太守吕宽拱手:“谨遵王言。”

他转身吩咐属下,两路官吏即刻分赴乡里:一支丈量田畴,标定疆界;一支张贴“南郡三政”

布告,解说政策内容;一支走村入户,为贫苦百姓登记房屋口口、田亩家底。

各路官吏忙而不乱,书状纸笺在晨风中飘动,犹似连片稻谷随风起舞。

恰在此时,赵云策马而来,袖中带着数袋白玉香米。

他缓行至人群前,声音低而温:“南郡雨季将至,山中粮价飙涨,难免百姓饥乏。

今我军粮仓余粮有余,愿先行赈济三日,俾汝等安枕无忧,待三政稳妥,再行分配长粮。”

说罢,他将香米撒向人群,米粒如玉屑般闪动,落在泥土与衣襟上,溅起一片欢呼。

孩子们争抢落米,妇人含泪颔;老人则掬起一把,在掌心细细摩挲,满面不舍。

趁此良机,文监司、农政署、百工院等多部门负责人各出所长:文监司设立“四海义塾”

,招募南郡士匠与读书人执教,扫除文盲;农政署推广新式农具,百工院派人试种玉米、马铃薯,改善单一稻作;民言台开堂听政,乡绅与商贾可陈述冤情,法监司派员立案,保其申诉得公。

南郡御街,一名白苍苍的耆老从人群中挤出,拄杖缓步,上前深深一拜:“澜王和煦,得遇圣明。

晚辈原是中年盐商,自战乱以来家道中落,子嗣四散,今日得见旧家田亩得以重耕,实乃救命之恩。

特来尽礼,以表寸草春晖。”

说罢,他颤抖地呈上佩玉,上面刻着四个金字:“澜正恩泽”

吕尘略微颔,道:“盐商前贤,此玉暂留为印,示后人勿忘耕读建安之道;今日之恩非吾一人,可待南郡复兴,官民共庆,再归于君。”

耆老泣涕而退,百姓见状,争相仿效,场面感人。

入夜,北风劲吹,江面寒气逼人。

诸葛亮于帷幕之内与中书令柳瑾对账:“田亩丈量已过百里,贫户分田近万顷;义塾开讲三日,学子千余;粮仓赈济六万斛,百姓口碑载道。”

柳瑾缓缓点头,转眸道:“南郡换然一新,然内地旧贵族与豪强心有不甘,或以商税私扣、或以徭役打岔,吾等需警惕。

宜设民言台二号堂,增置监察官,随时听令而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诸葛亮微笑答应,将柳瑾意见收入“澜台九策”

之内。

数日后,建材运至,军统营在城中开辟练兵场,分新甲缨、列编军功旗,百名南郡原降卒因军功初立,被授戟甲,列入外卫。

虎贲将士在冲锋场上演练阵法,鸣金收兵声中,余音绕梁。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万兽之国(H) 快穿:好孕宿主美媚魅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小房东【香朵儿】 大成风华之绝响 蓝钰茗烟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炼狱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