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初聚不说话,只是淡淡的看着谢松庭,谢松庭一怔,蓦的道:“四哥好计策!”
温初聚笑了笑,“是皇上英明!”
“那我们就兵不血刃,等着鱼儿自己上钩!”
温初聚点点头,“只要是鱼儿,自然会上钩!”
还没到上朝时间,暗杀项铉的事情便在朝臣中间传的沸沸扬扬,不知道是哪位同僚这么大胆,动作这么快,项铉还没审案子,他就动手了,那肯定是犯了大事,要杀人灭口!
不知道暗杀有没有成功,这要是成功了,那是要立功德碑的,配享太庙啊!
甚至有朝臣派人去项铉的草庐周围暗中查看,只是有玄甲军守护,他们不敢靠的太近!
等今日不上朝,全力审案的消息传到朝臣中来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暗杀项铉的任务失败了。
很多朝臣心里未免遗憾,怎么没有暗杀成功呢?!
如果成功,不就一劳永逸,再也不用担心了么。
同时,他们又暗暗庆幸,幸亏他们沉得住气,没先动手,否则被审的可能是他们。
暗杀朝廷大臣可是大罪!
轻则流放抄家,重则砍头灭族,不知道这次皇上会怎么处置?
众臣在猜测中,辗转反侧度过了艰难的一天,黄昏时分,审讯的呈报便传给众大臣了,连进去的那两位同僚之前犯的事都被审了出来。
就这几项罪名,砍头抄家都是轻的,看来,又有两座府邸要在上京城消失了。
众臣本以为第二日上朝,皇上会宣判此事,所以,朝堂上谁都很识趣的没有启奏什么事情,就等着皇上宣判那两位同僚。
早点砍了脑袋好啊,省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再节外生枝。
可是,朝臣们等啊等啊,直到杜国璋和项铉汇报审讯的相关进展,皇上都没提那两位同僚的事情,别说宣判他们了,甚至连骂一句都没有。
就皇上那张毒嘴,就算是他们没犯事,也会被阴阳怪气两句,更何况这两位同僚还犯了这么大的事,怎么说也得骂几句吧?!
皇上愣是一句没骂,怎么忍得住的?!
直到下朝,众臣还是恍恍惚惚,难道皇上是在憋一坨大的?等着项铉都查出来,然后,一起骂,省的骂人的话都用完了?!
就项铉和杜国璋这个连夜审讯的架势,估计很快就审到他们自己身上了。
众臣惶惶不安,连杜国璋都是,和魏尚书密聊几句,他便去找温初聚打听消息了,毕竟,当初,国公爷父子进大理寺,他可没亏待过。
何况温四郎还两进两出,那个时候,他还是先太子的伴读,杜国璋也没有趁机踩两脚。
考虑他身子骨弱,杜国璋还给他准备了床褥,又怕他无聊,还给他找了沈家嫡女的话本子。
怎么说,温大人总得念点旧情吧!
杜国璋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去找温初聚了,本来温初聚是住在行宫的,他还有点不敢去行宫,毕竟,要是让皇上知道,他私下找温初聚,肯定会怀疑他的。
他假装不知道温初聚在行宫,命下人去国公府打听,看温大人是否在府上,有些案子上的事情,要向温大人请教。
赶巧的事,温初聚刚好在,说是下朝回来顺路取些书籍,等会就走,若是杜大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议,尽快过来。
杜国璋着急忙慌的去定国公府了,管家引着他来到温初聚的书房,见案上放着一个小包袱,旁边一个盒子还装着笔墨纸砚,看来是真的正打算去行宫的。
片刻后,温初聚从屏风后出来,手里拿着本册子,向他抬手道:“杜大人请坐。”
“多谢温大人。”
杜国璋缓缓坐下,见温初聚将那本册子塞到包袱里,一旁的仆人过来上茶,扭头问温初聚,“公子,皇后娘娘的东西也放上马车了。”
“好,下去吧。”
“是,公子。”
看着下人走远,杜国璋笑了笑,“皇上和皇后娘娘是打算在行宫长住啊?”
温初聚摇头笑笑,“没办法,那里适合皇后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