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老张凑过去,眯着老花眼,手指点在卷宗封皮的编号上:“有点印象,那年冬天特别冷,东关市刚开发,外来打工的多,抢劫案也多。怎么了,这案子有问题?”
“你看受害者的笔录。”
黄向阳把卷宗翻到第十七页,指尖按在一行打印字上,一字一句的说道:“受害者李桂兰说,当时两个劫匪里,高个子的那个手里拿着一把黑色的枪,有金属扳机,对着我脑袋扣了一下,没响。可后来抓到的嫌疑人王山,一口咬定没枪,就拿了把水果刀,当时东关市局查了王山的社会关系,没发现他接触过枪支,就认定是李桂兰被吓慌了,把玩具枪当成了真枪,最后按普通抢劫案判了王山八年刑。”
老张皱着眉,把卷宗拿过来仔细看,手指在黑色枪支、金属扳机、扣动没响这几个词下面划了线:“这么说是有点怪。玩具枪大多是塑料的,很少有金属扳机,而且扣动的时候声音是咔嚓的塑料声,跟真枪空膛的咔嗒声不一样。当年办案的人没注意这点?”
在他看来,正常情况下,这是不应该忽略的细节问题。
“估计是没深究。”
黄向阳叹了口气,往后靠在铁皮柜上,铁皮的凉意透过警服渗进后背,让他稍微清醒了些,这才缓缓说道:“零二那个时候,基层警力紧张,东关市又是案发高发区,有时候为了赶结案率,一些细节就容易被忽略。可你想,要是真的没枪,李桂兰为什么要特意强调金属扳机和扣动没响?这些细节太具体了,不像是编的。”
他顿了顿,目光又落回卷宗上,像是透过那些打印字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超市现场:“更关键的是,王山说是同伙干的,我就负责望风,可当年没抓到他那个同伙,案子就这么结了。你说,会不会那个同伙手里,真的有枪?而且,是我们要找的那把?”
最后一句话出口,黄向阳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面装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