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在标准动作的基础上,有那么一丝丝极其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弹性”发挥,比如一个眼神的流转,一个手势力度的微妙变化。用他的话说:“此乃标准框架内的有限变量,旨在……增加识别度。”
艺术节开幕当晚,景区中心广场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当报幕员念出一个个充满穿越感的节目名称时,观众们的期待值被拉满了。
朱元璋的“新傩舞”率先登场。当戴着改良版(依然狰狞但更具设计感)傩面的舞者们,随着融合了电子节拍的鼓点,跳出充满力量感和现代感的舞步时,全场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呼。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驱邪祈福的主题在全新的演绎下,显得格外酷炫而有生命力。
乾隆的“昆曲POP”《新·长生殿》则带来了一种别样的唯美与伤感。当他身着华美戏服,用依然讲究的昆腔,唱起那熟悉的词句,而背景是流动的现代光影,伴奏是交织的古今乐音时,那种跨越时空的深情,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尤其是一些年轻女孩,竟然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起来。
李世民的“交响破阵乐”将晚会推向了一个高潮。交响乐团奏响雄浑的乐章,扮演唐军将士的舞者们执戟而舞,阵型变幻,杀伐之气与盛唐气象扑面而来。虽然没有万马奔腾,但音乐和舞蹈所营造出的金戈铁马的意境,足以让每个人心潮澎湃。
嬴政的“标准秦傩”上场时,画风再次一变。黑衣舞者如同复活的兵马俑,动作整齐划一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每一个定格都像一幅严谨的几何构图。虽然略显刻板,但那种极致的秩序感和力量感,也自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有观众小声评价:“这整齐度,堪比国庆阅兵!”“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晚会的最高潮,是各位皇帝联手奉献的压轴节目——“千年和鸣”。这是一个全新的创作,融合了四位皇帝的艺术元素。乐曲以《秦王破阵乐》的动机开场,融入昆曲的婉转旋律和傩戏的鼓点节奏,整体结构则遵循了嬴政认可的“标准化”框架。舞台上,朱元璋领舞,展现新傩舞的豪迈;乾隆一展歌喉,将昆曲唱腔融入宏大的乐章;李世民则站在指挥台旁(实际指挥由专业指挥家担任,李世民负责气势把控),意气风发;而嬴政,则坐镇后台监控屏幕,严格确保节奏和队形的“标准化”执行。这个节目看似不可能,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意外地和谐、震撼,仿佛千年文化在那一刻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与融合,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慈禧太后坐在特邀嘉宾席上,看着这场演出,从最初的挑剔,到中间的惊讶,再到最后的赞许,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对左右说道:“折腾了这么久,总算……有点模样了。这才像个艺术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