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吴邪他们先到的是一个胖子。
张海桐两人下来的时候,那个胖子操着一口京腔,让女服务员给他弄点酒肉,吃了就出门。
村子里对外地人见怪不怪,女服务员也没问,径直去传菜。
胖子显然非常健谈,与周围的人很合得来。
他明显有备而来,三言两语便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甚至打听出来张海桐两人的事。
女服务员说:“那两个人看着不简单,水滩子都奈何不了他们。
大概命硬。”
胖子说:“命硬?那能有胖爷我硬?大妹子我跟你说,想当年胖爷我学先辈们闯关东的时候,那才是真的命硬。”
他说的闯关东可不是谋生路,也不是迁移找活路。
胖子这时候已经在北京有了跟脚,轻易不会挪动。
他嘴里的闯关东,应该是入行后去倒斗。
东北古墓遗迹众多,数量极其可观。
此地与外国接壤,历史文化交融频繁,其底蕴之丰富,确实会吸引许多土夫子。
由于文化混杂,在这里倒斗往往需要过硬的本事。
当年张家定居东北,除了长白山,也有这里“地产丰富”
的原因。
他俩说着话,张海桐两人刚好下来。
女服务员指了指楼梯口。
“喏,就他俩。”
胖子不吱声,回头一看。
就看见两个年轻人下来,看起来就像在城里长大的小树苗,又脆又弱。
但胖子跟女服务员聊了一阵,大概摸清了这小姑娘的套路。
看她长得淳朴漂亮,好像只小鹿一样单纯善良。
其实人家中有沟壑,说的话办的事门清,拿了钱就不会乱说话。
胖子自来熟。
看都看了,干脆抬手打招呼,张海桐也随意点头。
友好善良的中国人民总是会回应每一个突如其来的招呼。
胖子看这个长相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转头看女服务员,低声说:“就他俩?”
女服务员点头。
“你不信就算了。”
胖子嘿嘿笑道:“信,大妹子说话实在,胖爷信。”
女服务员也笑了笑,转身忙自己的去了。
胖子喊住她,说给瓶酒。
然后端着杯子过去,坐到两人那桌。
“两位小兄弟,相逢就是缘,胖子我带了点酒,咱们三人拼个桌,热热闹闹喝点。”
张海楼脸上带着笑,说话却有点刻薄。
“先生,你有点太自来熟了。
我和我叔叔可没邀请你。”
他现在的状态让张海桐想起当年跟张海琪去四九城的时候,有点张海琪对茶摊老板说话的味儿。
如果张海琪是个男人,那么她说话的语气神态应该和现在的张海楼大差不差。
咋说呢,儿子像娘,古人诚不欺我。
养儿也是儿嘛。
胖子并不尴尬,他看得出来。
戴眼镜的年轻人虽然说话不留情面,脸上的笑可没有负面情绪,更像调侃。
这个局面里,先说话的人必然不是真正的话事人。
旁边这个一看就病歪歪、脸更加年轻的青年才是真正有话语权的。
胖子如果认识解雨臣,大概对这种组合不会有疑问。
遗憾的是,他虽然在北京混饭吃,也做土夫子,但他没有混到解雨臣那个层级,自然无从得知。
但胖子行走江湖,又活了这把岁数,也见过稀奇古怪的事。
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诉他,这两人应该很有意思。
到底是什么跟脚,他暂时看不出。
胖子说:“这位小兄弟说话就尖锐了。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大家都从外地来,人生地不熟,相互认识也有个照应嘛。”
说完,倒了两杯酒分别递给张海楼和张海桐。
随后自己也倒了一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