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刘德信突然想起来自己忘了点儿什么。
郑朝阳,这老哥在警局潜伏,好像后来被人给出卖了。
不过时间不对,应该是战役开始前,也就快到时间了,得盯着点有没有人被捕,叛徒应该就出在里面。
回到家,院子里只有姑姑家的龙凤胎带着全福玩儿,小妹和小侄女不见踪影。
刘德信摆脱了三小只的纠缠,带着一脑袋问号进了屋里,堂屋也没人,但是能听到东屋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
“对咯,就这么走线,看着点,别扎到手。”
“哈哈,挺简单的,我学会了。”
“姑姑,让我试试。”
“学会?你还差得远呢,自己从头做一遍,这次没人指挥你试试。”
听这意思像是在学习什么,刘德信挑开门帘走了进去,现大家伙都围在火炕边上,看着中间的小妹在做针线活儿。
“诶,今天怎么想起来学这个了?”
刘德信挨个打了招呼,笑着问道。
“老四回来啦,呦,忘了,薇薇他们在院子里吗?”
老太太笑着欢迎小孙子,突然想起来院子里的孩子,平时都是她在照顾着,今天进屋忘了这茬儿了。
“没事儿,都在院子里,我已经把门插上了,他们开不了。”
刘德信给奶奶吃了个一个定心丸,进门后就把大门栓好了,虽然三小只都很听话,但还是要做好防范。
出事儿的概率再小,对一个家庭来说只有零和百分之百,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放心吧,妈,进屋前我已经告诉豹子了,让他们不要出门,看着点儿妹妹和小全福。”
姑姑看老太太的神情有些后怕,赶忙安慰着。
“那就好,那就好,你家这几个教的很好,都是听话的。”
老太太也放松了下来,笑着对姑姑说道。
“咱家就没有不听话的孩子,您看琳琳他们几个性格多好,小全福也老实听话。”
姑姑知道老太太爱听什么,当然这也是事实,这几个孩子言传身教下都没有出现什么不良习性。
“诶,我倒是希望晓旭能和全福换换性子,小子皮点儿行,丫头还是文静点好。”
虽然老太太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但是对男女性格的认知还是传统的。
“这得问问您小孙女了,整天带着晓旭她们玩儿,连豹子和薇薇都活泼多了,这也是好事儿。”
姑姑笑着回道,自从全家在四九城团聚以后,自己家的几个孩子都变得好多了。
王玉英也在一边搭茬儿说着,她对自己小闺女也是有点头疼,当年在村里都是上树掏鸟的主儿,也就是进了城,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局势动荡,很少让其出门,这才老实点儿。
“现在就挺好,要是个闷葫芦,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告诉家里,那样不更气吗?”
刘德信也插嘴说道,他还是希望家里的女孩子能大方英气一点儿,真遇见事儿了能顶上,知道叫人,而不是被欺负了,自我pua受着。
要是那样的话,刘德信估计自己得炸了,弄死对方的心都有了。
“对,咱们不惹事儿,也不怕事儿。”
这点儿得到了老太太、老妈王玉英、姑姑、大嫂四人的一致认同。
说实话,像刘德信的家庭氛围,别说在现在,就是在后世也很难得,
记得曾经网上有段时间说的普通家庭,把标准列举出来之后,每一条都很普通,但是最后现符合其中一部分还行,全部符合就太难了。
“琳琳这是学了多久了?”
看着小妹在那像模像样的拿着针线,刘德信问道。
“白天没事儿就学学,孩子也大了,该学点东西了。”
老太太看着小孙女手里忙活着,一脸笑意的回道。
看样子做的是沙包,村里也叫绣球,毽子,用碎布做成一个个小方块的袋子,装上沙子,高粱或者玉米粒,然后把小方块角对角缝起来,形成一个带镂空的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