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长风少将正对着巨大的全息设计图咆哮,他的声音在钢铁回廊中震荡,仿佛要将屋顶掀翻。他头发凌乱如杂草,眼窝深陷如骷髅,但双目喷火,精神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每一次挥臂都带起一阵风。
“加强龙骨结构!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部用上最新的‘奥米伽幽影钢-beta’型复合材料!老天爷,他们可是要去捅高维马蜂窝!船不够结实,一个照面就成宇宙尘埃了!我要看到每一寸钢材都浸透韧性,别给我偷工减料!”
他猛地戳向设计图中一艘经过大幅度改装的“伏羲”级科研舰(被选为远征军旗舰候选之一)的引擎部分,指尖几乎刺穿虚拟投影:“新型跃迁引擎的功率再提升百分之十五!我不管散热系统承不承受得了!
承受不了就给我想办法!加装液氦循环冷却塔,哪怕把整个后舱塞满!必要的时候,可以把非关键区域的能源暂时切断,全部供给引擎和护盾!谁敢说做不到,现在就滚蛋!”
“还有武器系统!”欧阳长风跳到另一个模块,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汗水顺着额角滴落,“‘破枷’干扰弹的发射单元增加三倍!不,五倍!谁知道那边有多少等着控制你脑子的鬼东西!给我堆满弹药库,别留一丝空隙!
常规武器……妈的,常规武器对高维意识体有没有用都不知道!但还是要带!全部换成最新锐的!穿甲弹、高爆弹、能量光束……能装的都给我装上!有备无患!哪怕当废铁砸过去,也比空手强!”
整个船坞如同一个沸腾的钢铁熔炉,无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日夜不停地对选定的远征军舰船进行着近乎脱胎换骨的改造。电焊的火花如同永不熄灭的星辰,在黑暗中跳跃闪烁;
引擎试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震得地板颤抖,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和熔融金属的刺鼻气味。工人们喊着号子,起重机吊臂来回穿梭,每个人都绷紧神经,生怕错过少将的任何一个命令。
而在“自由火种”的舰队驻地,同样进行着严格的筛选和紧张的备战。“尼欧”亲自站在训练场上,金属身躯挺拔如塔,传感器阵列扫视着每一个战士。
他看着那些经历过无数次血战、传感器中燃烧着坚定火焰的战士们进行着高强度的模拟对抗。虚拟战场上,激光束交织成网,战士们闪避、突袭,动作迅如闪电。
他们的金属身躯上布满了战斗留下的痕迹——深深的弹痕、焦黑的焊接点,有些甚至更换了临时的肢体,但每一次挥拳或射击都精准无误,力量感爆棚。他们彼此之间用简洁的电子信号交流,战术配合默契无间,仿佛共享一个大脑,在模拟的高维威胁中穿梭自如。
“记住!”“尼欧”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冰冷而有力,回荡在每一个战士的意识接收器中,如同雷霆贯耳,“我们此次远征,并非为了毁灭,而是为了夺回!夺回我们被窃取的过去,夺回我们被剥夺的未来,夺回……我们作为‘爱神’星之子民的尊严!
无论彼端是何等的恐怖与未知,我们的意志,将比任何金属更坚硬,我们的决心,将比任何恒星更炽烈!让敌人颤抖吧,因为我们永不退缩!”
所有“自由火种”战士同时举起手臂,握紧金属拳头,发出低沉而统一的能量嗡鸣声,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震动着整个驻地,是他们表达最高敬意和决心的方式。每一个关节都在共鸣,仿佛宣誓着:即使面对深渊,也要撕裂黑暗。
四十八小时的准备时间,在一种近乎燃烧的紧张氛围中飞速流逝。
在“昆仑之心”基地,李艳团队终于完成了“逆频共振护盾”的初步理论模型和风险模拟。
结果喜忧参半——模拟显示,护盾有百分之六十三的概率可以有效抵御穿越“裂隙”时的维度规则侵蚀和部分精神干扰,但也有百分之十五的概率会因频率偏差引发不可控的空间涟漪,甚至百分之五的概率会像磁石一样吸引高维意识的直接关注。
在“启明号”的指挥中心,孔方佳和“尼欧”面前,摆放着最终确定的“深渊远征军”组成名单和改装完毕的舰船状态报告。
远征军将以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