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准的步炮协同战术。
虽然部落武装的整体军事素质不是很高,但是城内is武装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舒斯哈尼的格鲁吉亚营和车臣营实际上就剩下了几百人,这几百人已经是舒斯哈尼的全部家底。
is武装的组成都是以精锐部队配合一些杂牌武装的混合作战模式,舒斯哈尼并没有把精锐部队投入城西的巷战中。
他把精锐部队都留在了身边,他还是准备用老办法。
用嫡系部队充当督战队,情况不好立即想办法撤退。
不过这次的情况要恶劣的多,在迈亚丁城作战的时候他需要面对的是精锐的83旅突击部队和84旅的南北对进攻击,虽然看似凶险实则非常安全。
两个旅加起来万人的规模,而且作战目标是快占领城镇,对于突围的is部队并没有下大力气拦截。
路明麾下的部队作战目标主要是占领城镇和周边附属设施,比如村落、据点和油田等。
由于兵力不多,并没有太多精力去歼灭is的野战主力部队。
路明的战略是占地盘。
这次部落武装的进攻就不一样了,这些部落武装装备了大量的四轮装甲车,拥有非常高的机动性。
战斗目的也不是抢地盘为主,部落武装的目的更多是歼灭is的有生力量为将来进入伊拉克打下基础。
在宗教当面is属于极端逊尼派瓦哈比学派,这个学派更接近于四大学派中的极端保守学派罕百里学派,而舍迈尔部落和舍伊塔特部落是逊尼派中的沙斐仪学派。
在信仰中比较靠近,但是矛盾也不少。
双方在对于处理什叶派贾法里学派有共同的语言,但是对于治国等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
在原本时空的历史上舍伊塔特部落就有一部分人摒弃一些学派理念加入到is组织当中,最后又被边缘化,原因就是沙特在背后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
最后舍伊塔特部落放弃了一些杂念,坚定的和舍迈尔部落彻底合流。
目前两个部落并没有认同瓦哈比学派的is武装,下手也没有任何手下留情。
两个部落把is视为了复国之战的第一块绊脚石,毕竟瓦哈比学派就是沙特的国教学派。
is武装在两个部落眼里就是沙特部落武装延伸出来的外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