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
她翻开日记本最后一页,一行小字跃入眼帘:
>**“小满,若有来世,我还做你父亲。但这一世,我最骄傲的,是你成了五个孩子的妈。”**
她笑着流泪,把信贴在胸口。
午后的风送来一阵铃音,悠远绵长。
苏婉突然惊呼:“快看卫星图!归心星座第七十四颗星……亮了!”
众人仰头望去,夜空尚未降临,可那颗新生之星已在天际闪烁,与其余七十三颗遥相呼应。
老人喃喃:“不可能……系统设定最多七十三个锚点……除非……”
“除非出现了第四个维度的情感共振。”林静快速演算,“当足够多的人同时思念同一个对象,且情感强度突破阈值,就会催生‘集体执念星’。这颗星……是为‘母亲’而生的。”
林晓望着星空,轻声问:“妈妈,你看见了吗?我们把家建起来了。”
当晚,归心驿站迎来第一批访客。
一对老年夫妇拄拐而来,说想再见早逝的儿子一面;一名年轻女子抱着襁褓,请求让亡夫听听孩子的哭声;还有位老兵,只求能在清明前让牺牲战友的名字响一次风铃。
林晓亲自接待每一个人,引导他们写下思念的话语,投入主铃共鸣池。随着铃声荡漾,光影浮现,拥抱、亲吻、低语……重逢的泪水浸湿了石阶。
林安悄悄对林静说:“我觉得,我们现在才是真正的豪门。”
林静点头:“金玉满堂不如灯火可亲,有钱有权不如有人等你回家。”
林宁戴着手表坐在屋顶,仰望星辰。她知道,那滴答声不会再停,因为它已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数日后,政府正式宣布:归心网络纳入国家民生工程,设立“思念日”,每年清明开放全民连接通道。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将其列为“人类情感文明里程碑”。
而林晓,在某个清晨醒来,发现床头放着一张画??是念归画的,歪歪扭扭写着:“我家有六个大人,五个小孩,还有一个看不见但一直在的叔叔。”
她笑着把画贴在墙上。
傍晚,她带着孩子们来到碑前,点燃七盏河灯,放入院中溪流。灯光顺水漂远,映着满天星斗。
陆沉握住她的手:“以后的日子,还会有人想破坏这一切吗?”
她望着远方,眼神坚定:“会的。只要人性中有嫉妒、有执念、有不甘,就会有人想要否定爱的力量。但我们不怕了。”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她微笑,“**死去的人不会真正离开,只要活着的人还记得;而爱,永远比恨走得更远。**”
夜深了,铃声渐歇。
主铃静静躺在窗台,流转七彩光晕,宛如一颗永不熄灭的心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