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咆哮,没有慌乱,就像是在训练中一样,回头接过多拉传来的球,用一种近乎“闲庭信步”的姿态,自己运球向前推进。
“他在干什么?!!”长角牛队的主教练里克·巴恩斯惊恐地大叫,“贴上去!延误他!!!”
两名离得最近的长角牛队员如梦初醒,猛扑过来试图阻拦。
但徐凌的推进节奏没有丝毫改变。他只是一个轻盈的背后运球结合一个节奏的变化,便如同滑溜的泥鳅般从两人的包夹缝隙中穿过,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甚至没有浪费一秒。
时间走过两秒,他已从容运球跨过了半场LOGO。
凯文·杜兰特,那个刚刚命中绝平球的男人,已经迅速回防,张开他那修长的双臂,如同一道突然拔地而起的叹息之墙,拦在了三分线上。
最后一秒。
徐凌没有减速,也没有尝试突破。他在距离三分线还有整整两大步(约8-9米)的地方,如同练习了千万次那样,毫无征兆地急停,合球,拔地而起!
这个选择远得荒谬,远得疯狂,远得让观众席上的杰里·韦斯特,瞬间瞳孔放大。
杜兰特全力扑上来封盖的手掌,此刻已是徒劳无功。因为徐凌的起跳高度和出手速度,根本不像是一个经历了全场高强度对抗后的球员。
篮球离开指尖的刹那,终场哨声凄厉地撕裂了空气。
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极高的、仿佛承载着所有希望的彩虹,飞行的时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我的天!!!伊莱·徐——他出手了!这是一记来自遥远宇宙的三分!至少九米开外!!”丹·舒尔曼的嘶吼几乎破音,“比赛时间结束了——球还在飞!还在飞——!!!”
“唰!!!!!!!!!!!”
一声比刚才杜兰特那球更加清脆、更加致命的刷网声,轰然炸响!
“他做到了!!!球进了!!!上帝作证,你们正在见证历史!红色袭击者压哨绝杀!伊莱·徐,回应了凯文·杜兰特的绝平球,用一记不可思议的超远三分杀死了比赛!他击败了长角牛和杜兰特!不可思议的一球!!!”
整个球馆陷入了刹那的、极致的寂静,随即被TTU替补席炸开的声浪和全场观众的惊呼彻底吞没。
━━━━━━━━━━━━━
“从今天开始,伊莱·徐将是篮球界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
——《美联社》,记者吉姆·利特克(JimLitke),2007年1月16日
“德克萨斯很幸运,他们拥有凯文·杜兰特这位十年一出的天才,但这个夜晚属于德州理工大学的伊莱·徐。”
——《ESPN》,记者安迪·卡茨(AndyKatz),2007年1月16日
“如果你还没把伊莱·徐写进乐透预测里,那你就是在犯职业错误。”
——《体育画报》,记者格兰特·沃尔(GrantWahl),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