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得劳脸色一黑。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享誉全国的后卫。本届选秀除了迈克·康利,能稳稳入选乐透的控卫也就他了。论选秀行情,他不比徐凌差多少,此刻自然不能弱了气势。
对徐凌的话语,他只是冷声回应:“走着瞧!”
比赛开始之后,农工大学势头强劲。他们吸取了上一轮失利的教训,尽可能多地从劳身上发起挡拆,而不是让他陷入与徐凌一对一的境地。
这么做固然可以放大劳的组织能力,但也很依赖队友的发挥。
场边的奈特看到农工大学如此安排,便断定他们输定了。
“如果我们只是单靠伊莱的防守,也绝对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奈特一针见血地说。
徐凌除了防守之外,还会主动持球进攻。
他其实很在意专业人士的评价。
这几天,他一直听球探说他的突破能力不行。真不行吗?他非要试一试。
徐凌减少投篮,增加大量的持球突破。
答案确实是——一种别扭的“行”与“不行”。
相比乔丹那种依靠绝对速度和爆发力一步过人的禽兽级突破手,徐凌更依赖节奏变化和投篮威胁创造的通道。他能凭借出色的球感和预判为自己创造出良好的起步空间和突破机会。
真正的挑战,在于他如何运用这具全新的身体去完成最后一击。他时常能感觉到一种奇妙的“时差”——他的大脑发出了一个指令,但身体执行的却是另一个更深层的、源于前世记忆的本能。
他会下意识地在对抗中调高出手弧度,会习惯性地选择更快的低手舔篮,这些都是过去在巨人丛中生存的宝贵经验,是为了躲避封盖而形成的肌肉记忆。
如今,这些技巧依然有效,但在他198公分的身高和212公分臂展的加持下,这些动作有时显得过度谨慎甚至效率不足。他明明可以凭借高度和臂展更轻松地放篮或直接对抗终结,身体却偶尔会选择更复杂、更巧妙的闪避方式。
他还需要更多的比赛和对抗训练,来重新校准自己的“身体使用说明书”,将顶尖的技术意识与顶级的身体天赋彻底融合。
不过,对一名还不满19岁的大一生来说,他展现出的突破欲望、创造机会的能力和多样的终结尝试,已足够令人惊喜。
当晚,徐凌通过突破和分球,以及零星的外线投篮,已经接近20分。
一次死球间隙,徐凌走到队长贾里乌斯·杰克逊身边。
“队长,”徐凌低声说,语气里没有炫耀,只有冷静的分析,“他们换防的时候很犹豫。下次你给我做掩护时,别急着顺下,假装要拆开,然后直接弹到三分线外。阿西·劳肯定会去扑我,我会把球传给你。”
杰克逊将信将疑。但几个回合后,机会果然出现。徐凌突破吸引包夹,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