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传球被断,徐凌运球推进,刚过半场,杰克逊已经在前场落位。
徐凌直接把球传过去。
杰克逊投进追身三分。
然后便是杜克的应对,约什·麦克罗伯茨被提到高位,奈特对此的安排是让徐凌去对位。
这一出,与几年前火箭队在季后赛里让麦迪去防守诺维茨基的安排如出一辙。
他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与其让稀烂的内线去装模作样的对位,不如让真正有天赋的人去试试看。
这个安排恰恰证明奈特看透了约什·麦克罗伯茨外在强硬实则软弱的本质。
徐凌将麦克罗伯茨的位置越逼越靠外,要么,他像诺维茨基似的投篮,要么就持球进攻,但麦克罗伯茨在高强度的防守压力下根本无法运球。
他下意识地传球意识被徐凌看得一清二楚。
“啪!”
徐凌断球,杜克的阵地战再次因失误而转向守势。
“伊莱的抢断,TTU的反击要来了,前场三分线外,贾里乌斯·杰克逊......命中!!!”
“又是他!贾里乌斯·杰克逊从沉睡中醒来,连续命中两米记三分,将TTU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4分!”
“杜克请求暂停!”
“伊莱,好防守,那是我见过的最棒的防守!”奈特拿着战术板大喊,“他们已经无计可施!继续压迫他们,他们最后还会找麦克罗伯茨!小心他的低位进攻!”
自从来到德州理工大学,徐凌已经很久没看见这么全情投入的奈特了。
他之前同样是在执教,但与今晚相比,能量和决策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也许是杜克的缘故,也许是老K的刺激,也许是他意识到第四座全国冠军不再遥不可及,总之,他当下的姿态会让印第安纳大学的老人们想起80年代,那是他的巅峰时期。
迈克·沙舍夫斯基能做的调整并不多,这支杜克队和他执教过的其他杜克队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队内没有带领球队前进的领袖。
一旦被压制,或者攻防断电,他指望不了任何人站出来扛着球队往前走。
所以,这种时候只能尽量安排最有把握的人接球。
杜克的这个人是约什·麦克罗伯茨。
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寄托在一个不可靠的人身上,杜克的结局不难预料。
沙舍夫斯基麻木地做完最后的战术布置,然后看着球员们踏上球场。
他不敢奢望任何好结果,因为那份沉重感像冰冷的铁链一样缠绕着他。然后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