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上半场的一大失策,就是没料到TTU会让徐凌打控卫。而这个控卫,并没有履行传统意义上的组织职责——他上来就连续发起个人进攻,连拿10分。
徐凌连拿10分之后,杜克请求暂停。迈克·沙舍夫斯基的另一个失策是错判了徐凌的抗压能力。
比赛一开始,杜克在侧翼用夹击破坏了TTU的进攻节奏——这是个好战术,毕竟侧翼空间小、视野受限。
但当徐凌改在弧顶发起进攻时,情况就变了。除非对方有五个“杜兰特”这种身高臂长、移动出色的怪物,否则就不可能完全封锁弧顶的传球路线。
徐凌正如奈特所愿,用持续的个人威胁引来了杜克防线的全面倾斜,也顺势激活了队友。
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大二后卫艾伦·沃斯库尔——他替补贾里乌斯·杰克逊出场,正好享受了这份战术红利。
沃斯库尔是典型的“没有NBA前途,但在NCAA极其好用”的球员。他能运球,三分线外无死角,甚至能投超远三分。只要队里有人能吸走防守注意力,他就能提供稳定输出。
不过,杜克虽然对于TTU的外线双人组缺少应对之策,但他们依然有约什·麦克罗伯茨这个前全美第一高中生作为保底。
麦克罗伯茨在上半场最后几分钟的存在感十分明显,所有在他进入NBA之后无法做到的事情——高位持球面框进攻、万花筒般的低位进攻技巧、强硬的篮板保护和超强的护筐能力——他全部对TTU做了一遍。
正是有麦克罗伯茨的发挥,杜克才没有像尼亚加拉大学那样被TTU一波流打崩。
但优势已经确立。
半场结束,徐凌以19分6篮板4助攻的数据率领红色袭击者队以46比38的比分领先蓝魔。
“伊莱!伊莱!冲冲冲!!!”
TTU粉丝团喊声震天。
徐凌远远朝他们点点头,并未多作回应。
中场,鲍勃·奈特接受了ESPN采访。
记者忍不住提到徐凌多次挑衅沙舍夫斯基的举动:“您怎么看伊莱这种行为?为什么不制止他?”
奈特面无表情地说:“我告诉他,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如果徐凌在场,肯定会吐槽:“666,这人公然撒谎啊。”
现场的NBA总经理们无不在讨论徐凌上半场的表现。
有些球队已经追踪徐凌几个月了,但当徐凌在疯狂三月打出更好的表现时,他们忍不住拿其他几位被重点关注的新人进行对比。
奥登深不可测,但他大部分比赛的表现就像沙漏一样,每次就给人看那么多。
杜兰特被誉为史上最强的新生,但那只是数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