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果然,有赞同“一锅端”的,就有唱反调的。
一个面相斯文、说话慢条斯理的官员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站了起来,声音不大,却很有分量:
“可是,这样一刀切地取缔,会不会违反我们‘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原则?这样能服众吗?”
这位官员接着说:“我个人倾向于对这些娱乐场所实行极其严格的管控。至于那些风尘女子是否允许存在,可以实行实名登记管理。
她们的来源也必须严加审查。如果有百姓报案失踪,我们可以根据姓名、体貌特征等信息,与登记在册的人员进行比对。”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我还有个建议,希望能建立全国人口档案系统,在司法院备案,录入所有百姓的照片、指纹等信息……”
这下可好,会议室里彻底成了辩论场。
“说得轻巧!管?怎么管?猫鼠游戏玩到猴年马月?那些地方就是销赃窟!没了这窟,人贩子还费那牛劲拐人干嘛?
成本高风险大!就得连根拔起!”支持取缔的立刻反驳。
“拔起?说得容易!拔了萝卜坑还在!没了这些合法的宣泄口,那些管不住下半身的,憋急了直接上街祸害良家怎么办?
生理需要四个字,听着简单,可这背后藏着多少潜在的危险?到时候强奸案暴增,算谁的?社会成本更高!”反对取缔的也据理力争。
“登记管理?给窑姐儿登记?亏你想得出来!这不是变相承认她们的‘合法性’吗?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总比人命关天强!登记是为了管理,是为了溯源,是为了防止更多悲剧!这是务实!是保护!”
“务实?我看是绥靖!是纵容!”
“你这是因噎废食!不顾后果!”
张元初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嗯,挺好,他就喜欢这样。
法律这玩意儿,就得在这种唾沫星子横飞、脸红脖子粗的争论里,才能碰撞出最结实的框架。
你一言我一语,道理越辩越明。
这场关乎无数人命运的辩论会,足足吵吵嚷嚷了三个钟头,从华灯初上吵到夜深人静,茶水都续了好几轮。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最有理,拍桌子瞪眼的不在少数。
眼瞅着大伙儿都露出疲态,嗓子也快冒烟了,张元初才终于抬了抬手。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他。
“行了!”张元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今天辛苦各位了。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