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吐了口烟,望着天空掠过的飞鸟:“不过这没关系,斯拉夫国越困难,我们得到的好处越多。”
何敬之凑过来看,眉头拧成疙瘩:“好处?咱能捞着啥好处?”
“那可多了去了!”张元初把墨镜往上一推,眼里冒起光来:“就说那三国周转贸易协定吧,本就是花旗国绕开国会的权宜之计。
要是罗瘸子说动了那帮议员,米字国直接找花旗国买物资,咱皖中工业区的订单就得泡汤。
可现在不一样了!斯拉夫国要是遭双面夹击,能求支援的就俩地儿:花旗国和咱。”
“花旗国往斯拉夫国运物资,航线不顺畅吧?”何敬之猜测道
“可不是嘛!“张元初猛地起身,将原史上花旗国援苏的三条线一一道来:
“花旗国想要援助,只能走三条线:头一条从花旗国东海岸到米字国,再经北海去摩尔曼斯克,可走北大洋会遭日耳曼国潜艇咬,十船得沉五船!
而第二条才是从花旗国西海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安全又快捷!
第三条跨两大洋到,再走陆路,道儿最远又没铁路,效率低下,作用最小。
现在扶桑这么一闹,关键的第二条航线准保用不成,斯拉夫国缺了物资,八成得找咱买枪炮,这不是送上门的大客户是啥?”
听到这,何敬之笑着摇了摇头:“你这脑子,打仗时算无遗策,搞起生意来更精。”
“形势逼的呗!”张元初踢了踢脚下的草地:“现在满世界都在打仗,拼的就是工厂烟囱冒多少烟、火车皮拉多少炮弹。
咱天朝的兵工厂日夜转,不把枪炮换成实实在在的资源,咋养得起百万大军?”
何敬之看了眼一旁的电报,心中了然:是啊!这乱世恰恰是天朝崛起的机会。
.............
如今的世界局势正如张元初所料,日耳曼的海狮计划成功迷惑了斯拉夫。
斯拉夫一众高层想当然的认为,日耳曼国一定会顾忌两面作战的情况,即使对他们再有想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
反倒是斯拉夫国对东边的扶桑很是警惕,远东军区开始加强戒备,远东舰队也开始了战备巡航。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元初却是在国内做着另外的准备。
黄浦江的晨雾还没散尽,魔都新修的军港码头上已经站满了人。
张元初穿着笔挺的军装,皮鞋擦得锃亮,旁边站着拄着手杖的常志清,还有科技部部长王世贞,三人盯着远处海平面,像极了等着见老丈人的毛脚女婿。
缘由很简单,今日将有一批从花旗国、米字国归国的高端人才在此登陆。
这些人大多是幼年随亲移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