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日耳曼国名将是一抓一大把。
再看斯拉夫国,战火中锤炼出来的狠角色也不少,从朱渴夫到铁木辛哥,个个都是硬骨头。
花旗国、斯拉夫国、日耳曼国都有拿得出手的辉煌战役,就米字国这边显得有点寒碜。
实在没硬货可吹怎么办?找来找去,最后发现北非战场上还有个蒙哥马利,得,就他了!
于是乎,这位就被米字国媒体用不要碧莲的劲头,硬生生吹成了军神。
后世不少考据党都认为,原本时空北非的胜利,功劳簿上排前面的该是奥金莱克和坎宁安。
蒙哥马利?更像是摘桃子的,或者说是被媒体强行推到聚光灯下的。
........
“他国之事,任其鼓吹便是。内情如何,你我心知肚明。”
何敬之对这些外国佬的自嗨兴致缺缺,摆了摆手道,“倒是咱们政府这边呈递给你的那堆文件报表,你过目了没?”
张元初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道:“嗯,看了。工业这块势头挺猛,工业部那帮人拍着胸脯预计,明年咱们的钢铁年产量能冲上两千万吨大关!
现在嘛,差不多稳定在一千五百万吨左右。”
他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年初以来,新建各大钢厂陆续投产步入正轨,产量才得以猛增。
有一千五百万吨打底,说明这两年的功夫没白费,后续发展就看工业部的规划了。”
说着,张元初又从桌上抽出一份文件:“教育部方面,‘五零零计划’已基本完成,‘四零六计划’仍在推进。
他们新提出的‘四二一一理工大学计划’尚在筹备。
农业部那边也报喜了,今年粮食收成比去年又多了几个百分点,是个好兆头。
三江平原和河套平原那边的大开发计划要是顺利完工,咱们国家的粮仓,那才叫真正的更上一层楼!”
这些数据和报告,是张元初判断国家发展态势的重要依据。
事务千头万绪,他不可能总往下跑,尤其现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他得分出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军务这块硬骨头上。
“农业部那帮专家神神秘秘的,说是在研究什么新技术,能把粮食产量再往上提一大截,还说是你特批的‘绝密项目’。”
何敬之笑着打趣,“就是不知道他们啥时候能把这金疙瘩给孵出来。不过元初啊!”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促狭,“你自己的终身大事,到底啥时候能定下来?
前两天你老爹可是给我发了电报,字里行间透着股‘杀气’,说是马上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