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益于赵淑芬从广州带回的稀缺配件,大刚的技术优势被无限放大。在其他同行还在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集成块而发愁时,他已经能轻松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妈,您带回来的那些配件真是救了我的命!”晚饭时,赵大刚一边扒饭一边说,“以前好多活儿都不敢接,怕砸了招牌。现在不一样了,心里有底气!”
李娟也笑着附和:“妈,您真是咱们家的活神仙!现在铺子里每天都忙不过来,大刚都瘦了好几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钱淹脚脖子?同行眼红下绊子,一波未平!(第2/2页)
看着儿女们忙碌而充实的样子,赵淑芬知道,这种风光无限的日子,也像一把双刃剑。
树大招风,这话一点不假。
红星市的其他服装店和电器维修铺的老板们,眼看着赵家生意火爆,那会好过?
“他娘的,不就是几件花里胡哨的破衣裳吗?凭啥卖那么贵!”隔壁街的王裁缝,看着自家冷清的铺子,气得直骂娘。他试着模仿小丽店里的款式,但做出来的东西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而且布料也没那么新潮,根本卖不动。
“老赵家肯定有啥不正当的门路!”一个电器维修铺的老板躲在角落里,偷偷看着大刚铺子里排队的人,阴阳怪气地说,“那些进口配件,咱们跑断腿都找不到,他一个摆摊的,哪来的货源?说不定是倒爷,干着投机倒把的勾当!”
有些人只是嘴上说说,有些人则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当然,也有脑子活络的人看到了机会。
这几天,不时有人上门来找赵淑芬。有的是卖小商品的个体户,希望能从她这里批发一些广州货;有的是饭店、旅社的采购员,想请教她怎么能搞到紧俏物资;甚至还有一些国营商店的采购科长,也旁敲侧击地打听她的进货渠道。
“赵大妈,您这渠道太厉害了!能不能带带我们,去广州走一趟?”
“赵姐,您看我们小店,能不能从您这儿拿点货?您放心,价钱好商量!”
对于这些主动靠上来的人,赵淑芬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客气周旋,既不轻易得罪人,也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核心秘密。她的货源是她的命脉,绝不能随意分享。
“现在风头太盛了,得小心点。”赵淑芬心里盘算着,寡妇门前是非多,更别说现在带着儿女一起“冒尖”。
果然,没过几天,市场管理所的几个人就上门来了。
“赵淑芬同志是吧?我们是市场管理所的,例行检查,了解一下你家店铺的经营情况。”为首的一个姓李的科长,板着脸,语气不咸不淡。
赵淑芬早就做好了准备。她不慌不忙地拿出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还有从广州带回来的采购凭证和运输单据。这些东西,她之前都找人咨询过,确保是合法的。
“李科长,您看,我们都是按规矩办事的。营业执照、税务都齐全,货源也都是正规渠道采购的。”赵淑芬态度诚恳,不卑不亢。
李科长翻了翻那些文件,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