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让我们要有士气高、杀气足、决心大的战斗精神。我们实习拉练不是搞花架子,军人生来就是为了打仗。
上战场、打仗、准备牺牲的思想应该早已印在我们的骨子里,我们就是把这骨子里的战斗意识,给彻底激发出来。”
上官朋的话即是简单的总结又是激昂的动员,听得学员们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看了一眼学员们高昂的士气,上官朋语调一沉继续说道“刚才我到蓝军指挥部使用电话的时候已经初步掌握了蓝军的兵力部署和进攻方向等作战内容,但刘东同学说这是我获得的情报不能算在学员身上,可现在我也属于实习队员中的一员,我看勉强能算我们共同的实习成果”说完他又看了一眼刘东。
刘东耸耸肩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
上官朋环视了一圈围坐的学员们,目光非常沉静。“时间不等人,蓝军的动向我们已经掌握部分,但真正的硬骨头,是摸清红军的底牌。这边刚刚经历了特务渗透,他们的戒备一定远超平时。我们这么多人,目标太大,想悄无声息地靠近甚至渗透,难如登天。”
他顿了顿,刻意放缓了语速:“所以,这次不能只靠少数人的主意。要集思广益,大家都看看,有什么良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现在是一群未来的军官,脑袋凑在一起,必须想出个可行的办法来。”
气氛沉默了片刻,只有远处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一个眉头紧锁的学员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忧虑:“区队长说得对。这边刚出了特务这事,红军那边肯定也会接到通报。我估计他们外围的明哨、暗哨能增加一倍,巡逻队的频率也会大大加强。我们这一大群人过去,就像黑夜里的火把,太扎眼了,恐怕离营地十几里就会被他们的侦察哨发现。”
另一个学员搓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接话:“硬闯肯定不行,一过去就会被发现。化整为零呢?我们分散成三五人的小组,从不同方向尝试渗透,总有一个小组能成功吧?”
立刻有人反驳:“风险太大,小组之间难以呼应,一旦某一组被发现,红军肯定会大规模搜山,其他小组的行动也会受阻,甚至被逐个击破。而且我们缺乏在陌生地域分散行动后高效汇合的经验和预案。”
“能不能调虎离山?”又一个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确定,“派一小部分人在一个方向制造点动静,比如破坏个小设施或者弄出点可疑迹象,吸引红军的注意力和兵力,其他的人再从另一个防守薄弱的方向摸进去?”
“这个想法有点意思,”上官朋肯定地点点头,但随即指出关键,“但难点在于,我们并不清楚红军目前的布防细节,哪里是‘薄弱方向’完全是猜测。万一判断失误,佯动的小组可能肉包子打狗,主力也可能一头撞上铁板。
讨论一时间陷入了僵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几种方案,但又很快被潜在的风险和未知因素所否定。现实的困难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眼前。
刘东靠在背包上,虽然脸上还带着伤后的疲惫,但眼神却跟着众人的讨论飞速转动着。张小睿依旧站在他身旁,眉头微蹙,显然也在努力思考。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际,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似乎更习惯听别人讲解的学员,犹豫地举了举手。他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区队长,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接近’?”
“噢,你的意思是?”上官朋疑惑的问道。
“我们是军校的学员啊,大可以光明正大的以观摩演习的名义进入到红军的内部活动区域。”
“以观摩演习的名义……”上官朋沉思了一下说道“那是需要总参或者滇南军区的介绍信的,不是随随便便说我们是军校的学生就可以出入的”。
“我们可以伪造一份介绍信的”,这名学员又继续说道。
“伪造介绍信容易,可是那需要公章的啊,没有公章的介绍信就是一张废纸”,陈默接过来说道。
“如果……有……”这名学员有些扭捏,一副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的样子。
“有什么话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