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事!”
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
“那能出多大政绩?能有多大影响力?”
“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能真正拉动gdp、提升城市形象的大项目上!”
“比如,城南新区那块地,省里已经批了规划,要建一个大型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还有城东的高铁枢纽片区开,那也是几百亿的投资!”
张林越说越兴奋,挥舞着手臂。
“这些才是能让你青史留名的大事业!
才是能让明州走向光荣的大项目!”
“只要你点头,我立刻就可以把这两个项目的牵头权交给你!
要政策给政策,要资金协调资金!”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默,充满了诱惑。
“跟着我干这些大项目,我保证,用不了两年,你的资历、政绩,就足够让你再上一个台阶!
到时候,别说一个城投集团董事长,就是副市长、甚至更高的位置,也未必不可能!”
赤裸裸的拉拢和许诺!
张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放弃郑仪那条“失势”
的船,放弃那些“吃力不讨好”
的民生小事,转投他张林的阵营,去搞那些能快出政绩、捞资本的大项目!
前途无量!
陈默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张林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只是一阵耳旁风。
张林描绘的前景确实诱人。
大项目,大投资,快出政绩,平步青云……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年轻干部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更何况,在很多人看来,郑秘书长如今“失势”
,自身难保,跟着他,很可能前途渺茫,甚至会被牵连。
转投如日中天的张市长,似乎是当下最明智、最“现实”
的选择。
但陈默的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
他非常清楚,自己能有今天,能站在城投集团这个重要的平台上,靠的是谁。
是郑秘书长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将他这个资历尚浅的年轻干部推到了这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是郑秘书长给了他信任,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更给了他坚定的政治支持!
没有郑秘书长,他陈默可能还在某个办公室室里写材料,或者在某条街道上处理鸡毛蒜皮的信访纠纷。
是郑秘书长,让他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什么是为民请命的魄力!
张林?
他张林口口声声说“支持”
郑秘书长的提名,但陈默比谁都清楚,当时在常委会上,张林是持保留意见,甚至可能是暗中反对的!
现在看到郑秘书长遇到点“风浪”
,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摘桃子、挖墙脚?
这种人,格局太小,心思太活,不值得信任!
更何况,陈默内心深处,对张林推崇的那套“大拆大建”
、“gdp至上”
的展模式,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
那不过是四海集团时代的老路换了个新包装而已!
最终受益的,绝不会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少数利益集团!
而郑秘书长提出的“城市更新”
、“民生优先”
、“精细化治理”
的思路,虽然见效慢,挑战大,但这才是真正能让明州脱胎换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正道!
跟着郑秘书长,或许前路艰难,甚至可能暂时“失势”
,但陈默相信,那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而跟着张林,看似前途光明,实则可能是在饮鸩止渴,最终会迷失在权力的迷宫中,甚至重蹈四海集团的覆辙!
孰高孰低,孰优孰劣,陈默心里跟明镜似的。
但是……
张林毕竟是市长,是名义上的政府一把手,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当面断然拒绝,不仅不明智,甚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