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史上第一次炮战(第1/2页)
经过哨骑多日的侦察,李彻最终选择了一处名为狼尾滩的地方。
此地距离寿州城仅约五里,河道在此处骤然收束,是上下游数十里内最狭窄的浅滩。
且水流相对平缓,水下暗礁较少,无疑是架设浮桥的理想地点。
当然,此地如此重要,南岸守将自然不会忽视。
镇守寿州的主将名为刘仁詹,在南军中以稳健善战著称。
此人并非独孤宏那般短板明显,更非郑茂那样的纸上谈兵之徒。
而是实打实凭借军功升迁上来的将领,作战经验丰富。
他早已在狼尾滩对面的南岸高地上,修筑了连绵的营垒和数十座望楼。
并日夜派哨兵监视江面,江边还设置了鹿角、铁蒺藜等障碍物。
想在刘仁詹的眼皮子底下安然渡河,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彻思虑过后,就下达了决断,既然偷渡不成,那便强攻!
他任命王三春为渡河先锋,率三万精锐步卒,携带大量辅兵和造桥材料,进驻狼尾滩北岸。
随后,奉军开始砍伐林木,平整土地,修建营寨。
果然,奉军在北岸的动向第一时间就被南岸的哨兵发现,快马流星报入寿州城中。
刘仁詹闻讯,立刻亲率两万主力,并征调大量民夫,迅速增援南岸阵地。
一时间,淮河两岸旌旗招展,鼓角相闻,双方大军隔着一里多宽的河面开始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