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
“朕今日登基,不愿空谈什么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李彻身姿挺直,如同出鞘的利剑:
“欲要廓清寰宇,再造太平,便须首先直面这血淋淋的疮痍!讳疾忌医,只会让沉疴积重难返!”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李明伪帝,必须下台!伪朝乱政,必须扫清!此乃第一要务,绝无妥协之余地!”
这便是李彻登基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平叛!
一统江山!
“陛下!”此时,文臣行列中,一位老者应声出列。
老者正是文载尹,他躬身拱手道:
“陛下圣心烛照,锐意进取,臣等感佩。”
“然,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彻目光转向他,语气稍缓:“文卿乃国之柱石,但说无妨。”
“陛下。”文载尹声音沉稳,“伪帝虽恶,然其势未能瞬熄。”
“为尽快平息战火,减少军民伤亡,臣以为,于大兵压境之外,亦可辅以怀柔之策。”
此言一出,殿中议论纷纷。
李彻却是没有打断,而是示意文载尹继续说。
“臣以为,或可派遣能言善辩之使者,持陛下恩旨,前往北方四郡及秦、晋旧地,陈说利害,宣谕陛下正统之威。”
“待到北方归降后,王师合为一处,兵临长江,再派使节前往各府各郡。”
“若能令各地官员幡然醒悟,弃暗投明,便可兵不血刃而使疆土归附。”
“如此,既可削弱伪朝羽翼,亦可彰显陛下仁德,岂不优于一味征伐?”
他的话音落下,殿内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众臣的目光纷纷投向龙椅上的新帝,等待着他的决断。
李彻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轻晃,遮不住他眼中锐利的光芒。
他并未立刻出言议,而是将目光转向文臣班列。
“张氾何在?”
已是礼部尚书的张氾闻声,立刻整肃衣冠,快步出列,躬身应道:
“臣在!”
李彻温和开口道:“文老方才所言,爱卿可都听清了?”
张氾恭敬回答:“回陛下,臣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