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座。”
“恩,坐吧,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
左重随意招呼了一声,示意宋明浩继续说,自己则歪头向旁边的古琦介绍情况。
宋明浩喝了口热茶,被冻得发青的脸上多了丝血色,山城8月的气温虽不低,可雨水浇在身上被风一吹依然不好受,他缓了口气双手握住茶杯缓缓说道。
“按照烧车现场的点火时间和敌人逃离的速度计算,我们在距离现场2公里外的一家饭馆内,锁定了三个符合排查条件的客人。
据伙计描述,三个嫌疑人都是男性,年纪在25岁左右,身高不超过一米六,手臂粗壮,孔武有力,很像是职业军人,但皮肤很白。
进入店内后,其中一人用墙上写有菜名的木牌点了几道菜,没有点酒,三人吃了有半个小时,最后分头离开,期间未有交谈。
我来的时候,弟兄们正对他们进行调查,但没有太多线索,只有几张模拟画像,卑职准备查到了结果再向您和处座汇报。”
左重眉头一皱,职业军人但皮肤很白,逃跑的路上去吃饭,这两件事听上去有点奇怪。
后者可以用敌人在观察追捕人员的动向来解释,前者就很矛盾了。
军人难免风吹日晒,哪怕如参谋这样的文职人员也不例外,故而军中之人的皮肤普遍较黑。
反正他没见过哪个职业军人是小白脸的,就算是天生如此,一次性出现三个的概率也不大。
难道说对方长时间躲在室内或者地下,由于晒不到太阳,所以肤色才会这样,左重迅速想到了几种可能性。
还有,嫌疑人为什么大摇大摆的跑去饭店,观察国府的反应完全可以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没必要泄露样貌。
模拟画像这东西确实全看运气,有时候管用,有的时候目标站在画像旁边都认不出来。
可万一呢?
敌人就不怕被人认出吗。
种种疑惑和猜测在脑中不断浮现,左重体会到敌人的难缠了,别看对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看似线索很多,但能用的没有几条,还充满了干扰因素。
凌三坪在旁边听了半天,搞清楚发生了什么,有些疑惑的询问古琦,为何不拿着模拟画像在城内搜索。
古琦苦笑,摇摇头回道:“凌医生,你不知道,委座就给了三天时间,三天一过,封锁必须解除,现在
时间这么紧,我们没法对城内的居民逐一调查,必须先找到嫌疑人大概的活动区域,才好寻迹追踪。”
也不知道是装傻,还是趁机打探情报,凌三坪听完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端着茶杯不再说话。
在这干等着不是个事,左重跟古琦和宋明浩商量过后,决定去找邬春阳,看看那里的进展。
纸张、伪装身份是目前最有价值的两条线索,无论哪一条有了突破,都意味着他们离敌人和密码本更近了一步。
三人在一群小特务的护送下走出医院,坐上汽车一溜烟前往邬春阳的临时指挥部,一栋位于市区中心位置的青砖小楼。
在这里办公,前线调查人员有任何收获,支援人员都能以最快速度赶到,避免贻误战机。
车队刚刚来到楼下,收到消息邬春阳就站在门口将三人迎了进去,没有多话,他直接开始汇报。
“报告,城内出售各式纸张的店铺共852家,排除掉专门贩卖不便书写的草纸、黄纸、油纸店,还有381家。
由于目标太多,我找了老白手下的资深警员和密探,让他们秘密监控这些地方,对所有顾客进行监视。
个别嫌疑较大的客人,密探会通知我们,由我们的人进行贴身跟踪,尽量提高调查的效率。
至于店铺近三天的纸张出售情况,由一处的精干人员负责,目前还没有发现可疑目标。
现在已查明的购买者都是学生、文员、老师、低级官员,背景清晰,过往经历清白。”
左重明白邬春阳为何允许密探和警员参与案件调查,381家店,就算一家店留一个人也要三百多人,一处的人员肯定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