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望向台下的会场,他想着那位徐老爷子的过往。
他眼前不断的闪动着一张张的画面。
仿佛就在一瞬间,他感觉到了索然无味。
虽然无味,他还不能表现出来,他还要表现出看见美味的那种兴奋的样子。
5天的文代会,最后一天的选举居然是在半夜,小季同志不出意外的位列14名作协副主席的第3位。跟王老哥说的一模一样。
14名副主席中,没有前世那位沪上的以写知青小说出名的作家了,他的成名小说《蹉跎岁月》是在季宇宁的名下,自然他的机缘也就没有了。
另外13位副主席,跟季宇宁关系好的,除了王老哥,还有陆老哥,另外还有邓友梅等人。当然也有许多年前就有些芥蒂的人,比如那位李作家。
作协的这一届班子中,还出现了季宇宁大学时候的同宿舍室友陈见功,他是作协的一个书记。
巴老爷子仍然是主席,不过他没有到京城来,他现在的身体不太好,80年代中期以后,他就一直没有再到京城来了。
开幕式上,是由别人代读他的贺词的。
5天的会议中,季宇宁这位第1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豪”,自然也是要发言的。
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媒体和刊物,称呼他为“文豪”了。
会议的第2天,也在大会堂,小季同志有一个专题发言。
“……
国家的发展速度,就好像是大众桑塔纳已经挂上了4档。
还有最高的5档。我预计在我们国家完成入世以后,就会挂上这个档位。
那个时候,我们的速度将会是一日千里,势不可挡。
……
我们赶上了国家的盛世。
历史上,文学的盛世,一般都是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这是所有文学工作者的幸运。
当然,我们的这个时代,首先是科技无比昌盛的时代。
这个科技的时代,实际上就是信息时代。
正如我几年前写的那本书《数字化生存》中描述的一样。”
季宇宁提前几年截胡了前世在1996年出版的这本《数字化生存》,书中的内容,他也大做了大幅度的加强。
现在这本书已经风靡整个世界了。国内在去年也已经有中文译本了。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的信息量,比此前数千年的信息量还要多。
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
当然,也会改变作家的生活方式和创作方式。乃至还会改变整个社会对文学的评价方式和欣赏方式。
我们现在很多作家已经开始用计算机键盘来进行写作了。
写作不再是用笔来手写了,写作会有另外一个名词,叫‘敲字’。‘敲字’比以前的‘码格子’要快得多。
也许,很快就会出现互联网上的文章,我称之为‘网文’。
也许未来我们的文章会首先发表在网络上。
那么未来对文章如何评价呢。
那时候,还会出现几个新的名词,叫‘点击量’,或者叫‘流量’。
也许,那个时候,就是‘流量制胜’的时代。
那个时候,出版会和媒体结合起来,媒体将会出现所谓的‘自媒体’的概念。
这些概念如果在80年代,也许是科幻的概念,但现在说来,很快就会变成真实的。”
小季同志的专题发言时间很长,他仍然是即席发言。
很牛。
他和此前的那位周老爷子是同样的作风,都是不需要有底稿的,直接上来就说,说个几个小时都不带打磕巴的。
不过小季同志的发言效果极好,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的,很多老头老太太都睁大了眼睛。
听众们都很兴奋。
只有发言者小季同志心里知道,他口中所说的文学的盛事,可不一定能到来。
未来,一定是科技的盛世,信息化的时代。文学也有可能会是逐渐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