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站在武官行列前方的肃国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当即洪声道:“陛下!平王殿下心系百姓,顾全大局,实乃皇室典范!老臣不才,愿追随平王,捐米五十石,银两千两,略尽绵力!”
肃国公这一带头,如同打开了闸门。
方才还在观望的文武百官纷纷出列——
“臣愿捐米三十石!”
“臣捐银一千两!”
“臣愿出布匹两百件!”
一时间,金銮殿内请捐之声此起彼伏。
皇帝抚须颔首,面露欣慰。
许靖央抿唇,在这片喧嚣声中,看向太子。
“太子殿下,为国分忧,乃臣子本分,如今平王殿下、肃国公与诸位大人都已慷慨解囊,东宫身为国本,没道理置身事外。”
她微微勾起唇角:“不知太子殿下准备捐资多少?本王的兵马不日即将开拔,正好可一同将东宫的这份心意,安全送达北地。”
刹那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太子身上。
太子儒雅温俊的神色微微紧绷。
许靖央这话,将他彻底架在了火上。
大家都出了,东宫不出,像什么样?
再者,她还要派兵护送,这意味着他承诺的物资必须实打实,一两银子、一石米都做不得假。
给少了,会被拿来跟宁王与平王比较,给多了,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许靖央害人不浅!
太子抬起俊眸,发现皇帝也正望着他,还说:“钧儿,你同罗家姑娘的婚期,不是也近了么?不妨如同信儿这般,捐资积福,造福社稷。”
太子喉头滚动一下,拱手垂眸:“是,父皇,儿臣正有此事,也要为天下做表率,故而,东宫捐米一千石,银晌……十万两,布匹两千件!”
这个数字,明显压过了平王和宁王,更远超任何一位官员。
太子的脸色隐隐发青。
这几乎掏空了他东宫整年的用度,却骑虎难下,不得不为之。
许靖央这才微微一笑,拱手道:“太子殿下仁厚,北地百姓必感念天恩。”
皇帝也更为欣慰,算得上是他病了以来,第一件合乎心意的事。
故而皇帝夸赞许靖央在内的诸位大臣,以及宁王、平王和太子的忠孝,继而摆手,散了朝会。
太子几乎是第一个拂袖而去,背影僵硬。
许靖央凤眸冷冷扫了眼。
&nbs